一种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
背景技术:
1、颅内动脉瘤是颅内血管壁的薄弱区因不稳定血流的长期冲击而形成的病理性膨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因大的血管分支从瘤颈附近发出成为介入治疗的难点,分叉部的宽颈动脉瘤因为涉及到多个分支,所以传统的治疗方式比较复杂,目前传统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血流导向装置均难以克服此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瘤内栓塞装置能够干扰动脉瘤瘤颈部的血流进入瘤内,克服了传统装置的缺点。
2、例如相关技术(cn219021359u)公开了一种动脉瘤封闭装置及动脉瘤封闭装置输送系统。动脉瘤封闭装置包括:自远端向近端依次连接的支撑贴附部、颈口封闭部和收紧集合部;支撑贴附部的远端开口,颈口封闭部的近端收束于收紧集合部;支撑贴附部和颈口封闭部分别包括各自的弹性骨架,颈口封闭部还包括周向上覆盖并连接于颈口封闭部的弹性骨架的封闭膜;植入状态下,支撑贴附部支撑固定于动脉瘤的瘤壁,颈口封闭部隔离封闭于动脉瘤的颈口,以隔离载瘤动脉与动脉瘤瘤腔。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动脉瘤封闭装置能够完全隔绝载瘤动脉与动脉瘤瘤腔血流,起到修复动脉瘤颈口的作用。
3、但是现有的瘤内栓塞装置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瘤内栓塞装置在动脉瘤内的锚定效果较差,栓塞装置在释放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从动脉瘤中脱出,并且栓塞装置在植入动脉瘤后受血流冲击而发生移位的风险也较高,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
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由固定编织股数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瘤内栓塞器以及用于将瘤内栓塞器递送至动脉瘤内进行植入的输送系统,所述瘤内栓塞器上设有由若干个金属丝交错编织形成的菱形网格,所述瘤内栓塞器包括顶部、中部以及底部,且瘤内栓塞器展开状态下的直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减小,整体形状呈漏斗形,所述瘤内栓塞器的顶部的菱形网格堆叠形成网格密度相比于其他部分更高的环状堆叠区域。
3、优选地,所述菱形网格包括堆叠区域菱形网格和非堆叠区域菱形网格,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位于瘤内栓塞器的环形堆叠区域,非堆叠区域菱形网格位于瘤内栓塞器除环形堆叠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在瘤内栓塞器轴向方向上通过压缩和/或重叠实现堆叠,以形成环形堆叠区域。
4、具体地,所述菱形网格在瘤内栓塞器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为轴向长度a,在瘤内栓塞器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为周向宽度b,菱形网格的轴向长度a与周向宽度b的比值a/b即为菱形网格的长宽比,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在瘤内栓塞器轴向方向上压缩,使得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的长宽比小于非堆叠区域菱形网格的长宽比。
5、优选地,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的径向长度a与周向宽度b的比值范围为0≤a/b≤0.125,非堆叠区域菱形网格的径向长度a与周向宽度b的比值范围为0.8≤a/b≤1.2。
6、进一步地,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的长宽比设置为均一相同、或沿瘤内栓塞器的轴向方向上逐渐变小。
7、具体地,所述瘤内栓塞器上环状堆叠区域采用的编织股数与其他区域的编织股数相同。
8、优选地,所述环形堆叠区域外侧的直径为d1、内侧的直径为d2,环形堆叠区域的外侧、内侧直径满足:d1>d2≥0.9*d1。
9、进一步地,所述瘤内栓塞器的底部设置有空心套环,所述瘤内栓塞器的底部延伸汇聚至空心套环内并与空心套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系统包括递送杆以及直径小于递送杆的解脱丝,所述解脱丝的两端分别与递送杆以及空心套环相连接。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套环为筒状结构,所述瘤内栓塞器的底部延伸至空心套环内并与空心套环固定连接,所述解脱丝的一端延伸至空心套环内并与空心套环相连接。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套环靠近解脱丝的一端为表面光滑的半球形,这使得血流在冲击瘤内栓塞器的底部时,空心套环可以将血流向周边进行导向分流。
12、具体地,所述瘤内栓塞器是由具有形状记忆能力且弹性良好的金属丝交错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13、优选地,所述编织瘤内栓塞器的金属丝为镍钛丝。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常规的瘤内栓塞器对锚定效果的增强方法,是采用更大直径的瘤内栓塞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会使栓塞器的贴壁效果变差,并且当栓塞器采用多层结构时,容易出现层与层之间不贴合,发生分离的现象,减弱封堵效果;
16、本发明中堆叠设计的优点在于,瘤内栓塞器在释放过程中,环形堆叠区域中的金属丝将会最先延展开来,使栓塞器顶部与瘤壁间接触面积增加,以此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并且环形堆叠区域的网格密度高,这使得其具有更强的自扩张力,而当更大的摩擦力与自扩张力相结合,则使得瘤内栓塞器在动脉瘤内的固定更加稳固,从而可以在不增加瘤内栓塞器直径的情况下,显著增强瘤内栓塞器的锚定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包括由固定编织股数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瘤内栓塞器(1)以及用于将瘤内栓塞器(1)递送至动脉瘤内进行植入的输送系统(2),所述瘤内栓塞器(1)上设有由若干个金属丝交错编织形成的菱形网格(41),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网格(41)包括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2)和非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3),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2)位于瘤内栓塞器(1)的环形堆叠区域,所述非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3)位于瘤内栓塞器(1)除环形堆叠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2)在瘤内栓塞器(1)轴向方向上通过压缩和/或重叠实现堆叠,以形成环形堆叠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网格(41)在瘤内栓塞器(1)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为轴向长度a,在瘤内栓塞器(1)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为周向宽度b,菱形网格(41)的轴向长度a与周向宽度b的比值a/b即为菱形网格(41)的长宽比,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2)在瘤内栓塞器(1)轴向方向上压缩,使得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2)的长宽比小于非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3)的长宽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2)的径向长度a与周向宽度b的比值范围为0≤a/b≤0.125,非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3)的径向长度a与周向宽度b的比值范围为0.8≤a/b≤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区域菱形网格(42)的长宽比设置为均一相同、或沿瘤内栓塞器(1)的轴向方向上逐渐变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瘤内栓塞器(1)上环状堆叠区域采用的编织股数与其他区域的编织股数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堆叠区域外侧的直径为d1、内侧的直径为d2,环形堆叠区域的外侧、内侧直径满足:d1>d2≥0.9*d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瘤内栓塞器(1)的底部(13)设置有空心套环(14),所述瘤内栓塞器(1)的底部(13)延伸汇聚至空心套环(14)内并与空心套环(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系统(2)包括递送杆(21)以及直径小于递送杆(21)的解脱丝(22),所述解脱丝(22)的两端分别与递送杆(21)以及空心套环(14)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套环(14)为筒状结构,所述解脱丝(22)的一端延伸至空心套环(14)内并与空心套环(14)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套环(14)靠近解脱丝(22)的一端为表面光滑的半球形,血流在冲击瘤内栓塞器(1)的底部(13)时,空心套环(14)可以将血流向周边进行导向分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锚定效果的动脉瘤栓塞器。本发明包括由固定编织股数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瘤内栓塞器以及用于将瘤内栓塞器递送至动脉瘤内进行植入的输送系统,所述瘤内栓塞器上设有由若干个金属丝交错编织形成的菱形网格,所述瘤内栓塞器包括顶部、中部以及底部,且瘤内栓塞器展开状态下的直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减小,整体形状呈漏斗形。本发明中瘤内栓塞器采用漏斗形结构,并且在瘤内栓塞器的顶部设置有堆叠区域,使得瘤内栓塞器在植入动脉瘤内的后,能够稳定牢固的锚定在动脉瘤中,不会出现手术过程中从动脉瘤中脱出或受血流冲击发生移位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金飞龙,柳泓扬,吴子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0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金飞龙,柳泓扬,吴子贤
技术所有人: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