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静脉管检测评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一体化静脉管检测评测装置。
背景技术:
1、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作为评估右心功能及血容量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中心静脉压的测量主要分为持续测压法和手工测压法两大类。虽然持续测压法以其自动化、实时性强的特点在重症监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在普通病房的普及。相比之下,手工测压法因其成本较低,更适用于广大普通患者群体。
2、传统手工测压法在观察静脉管内部液位时,通常需要医护人员蹲下或弯腰进行,长时间操作不仅容易导致医护人员身体疲劳,还可能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这种体位上的不便也可能增加职业伤害的风险,如腰背部损伤等。
3、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静脉管检测评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静脉管检测评测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手工测压法在观察静脉管内部液位时,通常需要医护人员蹲下或弯腰进行,长时间操作容易导致医护人员身体疲劳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静脉管检测评测装置,包括评测板、开设在所述评测板上用于对静脉管定位安装的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评测板上用于对静脉管内部液位高度测量的刻度尺、设置在所述评测板上用于对腋中线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
3、为了方便对静脉管的液位进行实时监测:所述评测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静脉管内部液位进行自动跟踪的自动定液结构,所述自动定液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评测板上的竖槽、转动插接在所述竖槽内的驱动丝杆、螺纹套装在所述驱动丝杆上的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对应静脉管外部设置的液位传感器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评测板上并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杆旋转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向静脉管内部注入液体完成后,驱动马达启动,带动驱动丝杆旋转,使滑块及液位传感器初始位置接近静脉管顶部。随着静脉管内部液位的下降,液位传感器通过感应液位变化自动跟随下降,同时向驱动马达的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根据信号调整驱动马达的转速和方向,保持液位传感器与液位同步移动。当液位稳定时,液位传感器停止移动,医护人员可直接读取刻度尺上对应的液位高度数值。
4、优选的,为了方便指出液位传感器所在的刻度位置:所述滑块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数相对应的指针,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插接在所述指针上,使得在液位传感器随静脉管内部液位升降时,指针能够同步移动,并直接指向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位置。液位传感器的轴线与所述指针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确保了指针指示的刻度位置与液位传感器实际感知的液位高度完全一致。
5、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评测板上的铰接座、铰接在所述铰接座上的铰接套筒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评测板上用于对所述铰接座在旋转过程中进行水平限位或竖直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铰接座的转杆轴线与所述刻度尺的刻度零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通过铰接与限位相结合的方式,定位结构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腋中线并设置静脉压测压的零点,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手持水平尺不稳定或读数不准确而导致的误差。医护人员无需再使用额外的工具或设备进行调节,只需简单旋转铰接座并调整铰接套筒的方向即可完成定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6、优选的,为了方便对铰接套筒的长度进行延伸:所述铰接套筒上插接有延伸杆,用于增加铰接套筒的整体长度;所述铰接套筒上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与所述延伸杆固定连接的限位杆。限位杆的直径应略小于限位滑槽的宽度,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轻松滑动;其中,限位杆表面采用防滑处理,以增加与限位滑槽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测量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发生意外滑动。
7、优选的,为了方便对不使用的定位结构进行收纳放置:所述评测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所述铰接套筒远离所述铰接座的一端进行卡接固定的卡座,所述卡座上开设有供铰接套筒卡接的卡槽。卡槽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以减少对铰接套筒表面的磨损。卡座的设计使得不使用的定位结构能够轻松、快速地被收纳和固定在评测板上,有效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因随意放置而导致的丢失或损坏问题。过卡座的收纳方式,可以显著节省医疗设备的存储空间,使得整个测量装置更加紧凑、整洁。在需要再次使用定位结构时,医护人员只需简单地将其从卡座中取出并安装到相应位置即可,无需花费额外时间进行寻找和组装,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8、优选的,为了提高刻度尺上数据的清晰度,特别是在光线不足或复杂环境条件下:所述评测板上对应所述刻度尺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灯板,其发光面朝向刻度尺,灯板可采用led或其他高效、节能的发光元件,以确保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评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灯板相连用于控制灯板亮或灭的控制开关。凹槽的设计应确保灯板能够完全嵌入其中,且不影响刻度尺的读取。凹槽的边缘应进行平滑处理,以减少对灯光的散射和反射,提高照明效果。
9、优选的,所述刻度尺采用亚克力板制作,亚克力板,又称有机玻璃,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耐候性、加工性能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选用亚克力板作为刻度尺的基材,可以确保刻度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开裂或褪色,同时保持其高透明度和清晰度。此外,亚克力板还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够抵抗常见医疗消毒剂的侵蚀;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数采用荧光粉制作,在亚克力板刻度尺上,采用荧光粉制作刻度数。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在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线后发出更长波长光线的物质。当荧光粉受到紫外线或其他光源的照射时,会发出明亮且持久的荧光,即使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也能清晰可见。因此,使用荧光粉制作刻度尺上的刻度数可以显著提高刻度尺在复杂光线条件下的可读性。
10、优选的,为了使刻度尺上的刻度零点凸出显示:所述评测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零点进行指示的指示板。过指示板对刻度尺上的刻度零点进行明确指示,医护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读取刻度值,减少因视线偏移或误判而导致的测量误差。指示板的设计使得刻度尺的使用更加直观和便捷,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使用舒适度。
11、优选的,为了方便对输液管的位置进行定位固定:所述评测板上远离所述定位结构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输液管定位安装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输液管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设计,以确保输液管能够紧密地嵌入其中并保持稳定。槽口边缘应进行圆滑处理,以减少对输液管的摩擦和损伤。同时,槽的深度和宽度也应适中,既要保证输液管不会脱落,又要便于医护人员快速、轻松地安装和拆卸。
12、优选的,为了方便将评测板安装在输液架上:所述评测板远离所述刻度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将所述评测板安装在所述输液架上的卡板,所述卡板上开设有卡接在所述输液架外部的安装槽。通过卡板和安装槽的设计,医护人员可以无需使用额外的工具或固定装置即可将评测板快速、准确地安装在输液架上。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卡板与输液架之间的稳固卡接关系确保了评测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晃动或脱落,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由于安装槽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适配多种不同型号的输液架,因此评测板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13、优选的,为了方便对评测板在输液架上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评测板远离所述刻度尺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评测板在所述输液架上位置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评测板上并卡接在所述输液架两侧的固定板、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上的通槽、铰接在所述通槽上的铰接板,固定嵌设在所述铰接板靠近所述输液架的一端底部并与所述输液架接触的硅胶垫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铰接板底部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用于驱动铰接板移动靠近所述输液架的挤压弹簧。硅胶垫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够增加铰接板与输液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动,并保护输液架表面免受损伤。挤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为铰接板提供持续地向输液架靠近的力,从而确保评测板在输液架上的稳固锁定。
14、本技术利用自动定液结构实现了液位的实时监测,方便医护人员直观看出液位对应在刻度尺上的数值,避免医护人员蹲下或弯腰观看液位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测量流程,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因长时间弯腰或下蹲造成的不适。实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15、本技术通过铰接与限位相结合的方式,定位结构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腋中线并设置静脉压测压的零点,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手持水平尺不稳定或读数不准确而导致的误差。医护人员无需再使用额外的工具或设备进行调节,只需简单旋转铰接座并调整铰接套筒的方向即可完成定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6、本技术利用灯板的照明作用使得刻度尺上的数据在光线不足或复杂环境条件下仍然清晰可见,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控制开关方便地调节灯板的亮灭和亮度,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测量环境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从而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7、本技术的锁定机构通过固定板、铰接板、硅胶垫和挤压弹簧的协同作用,实现了评测板在输液架上位置的牢固锁定,有效防止了评测板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晃动或脱落而导致的意外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红,蒋利,杨婷,曾慧玲,肖瑶
技术所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