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与应用

2025-04-09 09:40:02 60次浏览

技术特征:

1.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乳酸、复合羟基磷灰石质量比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前驱体溶液由醋酸锌、聚乙二醇600和去离子水按照(3.5-4)g:(10-20)g:(40-50)ml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锌氨络合物溶液由硝酸锌和氨水按照(1.6-2)g:(10-12)ml用量比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灰石和生物活性玻璃质量比为(2-4):(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交酯选自l-丙交酯或d-丙交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镁的粒径为40-60nm;所述球磨条件:3mm和5mm氧化诰球磨的个数比为4:1,球磨转速为280-320r/min,球磨过程中正转25-35min,中间停止8-12min,反转25-3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参数:层高0.1mm,填充率100%,打印速率30mm/s,打印温度185℃,平台温度45℃,打印喷头0.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d/cam技术模型设计线径450-550um,孔径为200-30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压力为6-8吨,压片保载时间为0.5-1.5min;所述熔融共混温度为150-160℃,熔融共混时间为2-7min,转速为60-70rp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可吸收支架在人体牙槽骨重建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α‑磷酸三钙、改性聚乳酸、复合羟基磷灰石、纳米氧化镁混合,经球磨三次后,过筛网分离球磨和材料,得到球磨处理的混合料;将球磨处理的混合料熔融共混,再经压片处理后,冷却至室温,经CAD/CAM技术进行模型切削、打印,得到可吸收支架。氧化锌纳米线作为多孔羟基磷灰石的支撑骨架,提高多孔羟基磷灰石机械强度,避免在咬合力下易坍塌;绿原酸接枝在鱼鳞胶原蛋白上,增大绿原酸的分子量,避免绿原酸易迁移析出;改性聚乳酸与复合抗菌材料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多孔网状、海绵状结构,增强可吸收支架的机械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苏汉福,王丽萍,葛林虎,杜文博,郭亚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文档序号 : 【 40239425 】

技术研发人员:苏汉福,王丽萍,葛林虎,杜文博,郭亚东
技术所有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苏汉福王丽萍葛林虎杜文博郭亚东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麻子仁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