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及弹性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尤其涉及卫生巾、纸尿裤、拉拉裤、一次性内裤等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一次性内裤及弹性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常见的一次性穿着物品,一般具有对应穿着者的前腰部、后腰部和裆部,一次性穿着物品设有外装体,外装体一般包括外层片材、内层片材以及设置于外层片材和内层片材之间具有伸缩性的弹性线,外层片材和内层片材一般是无纺布材料。无纺布又称为非织造布,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原料是聚酯、聚丙烯、聚酰胺等,采用熔喷、针刺等工艺制成;外装体中的弹性线一般使用较粗的弹性股线,如氨纶丝(例如,平均分特大于500dtex),以及较大的弹性股线间距(例如,股线间距大于4mm)。外装体随着弹性线的伸缩具有一定的弹性,由于弹性线较粗、间距较大,制备的外装体在自然状态和拉伸状态具有较大的凹凸褶皱,导致外观平整度不佳,影响穿着体验感。
2、现有的一次性穿着物品,其外装体具有对应穿着者腹侧部或背侧部的中央区域,以及对应穿着者胯部的侧边区域,侧边区域位于中央区域的两侧,由于人体腹侧部和胯部的生理结构不同,腹侧部和胯部均朝向人体前侧方向凸出,胯部的凸出程度小于腹侧部的凸出程度,因此,对应外装体中央区域和侧边区域也需要根据人体生理结构进行差异化调整;而现有的外装体中央区域和侧边区域凹凸褶皱大小一致,平整性和弹性大致相同,不仅从外观上看比较单一,而且从功能上也难以满足人体不同部位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一次性穿着物品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
3、此外,对于具有吸收性的一次性穿着物品,在裆部还设有具有吸水和锁水功能的吸收性主体,吸收性主体位于外装体的内侧;在制造该类一次性穿着物品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外装体与吸收性主体重叠的区域将弹性线进行切断,以防止吸收性主体与外装体复合后,由于弹性线的伸缩而导致吸收性主体出现褶皱,影响其吸水和锁水效果,但是,对于外装体,在前后腰部、腹部和臀部含三层片材(中间片材为连续材料)、而在裆部含有两层片材(裆部无中间片材)的一次性穿着物品来讲,由于材料层数不一样,在上述吸收性主体和外装体重叠区域的腰部弹性线和裆部区域的腿部弹性线的切断效果存在差异,比如会存在两层材料对应区域能切断,而三层材料对应区域切不断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及弹性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以解决外装体中央区域和侧边区域凹凸褶皱大小一致,难以满足人体不同部位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弹性复合片材在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外装体腰部和裆部区域设置不同材料层数时,弹性弱化区域弹性线切断效果存在差异的现象,不利于下游侧弹性复合片材和吸收性主体的复合,同时增加材料成本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具有互为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
4、在长度方向上,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具有配置于穿着者前腰部侧的前腰部、配置于穿着者腹侧部的腹部、配置于穿着者后臀部的臀部、配置于穿着者背侧部的后腰部以及配置于腹部和臀部之间的裆部;
5、在长度方向上,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具有相对的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
6、沿厚度方向,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具有接触穿着者的皮肤侧和远离皮肤侧的非皮肤侧;
7、所述前身部分和所述后身部分沿长度方向对折,所述外装体在前腰部和腹部的两侧边缘与所述外装体在臀部和后腰部的两侧边缘接合形成侧封部,使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形成一个腰开口和两个腿开口;
8、其中,在前腰部和腹部以及臀部和后腰部,沿宽度方向,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被划分为中央区域、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区域两侧的侧边区域,以及所述侧边区域远离所述中央区域两侧的外侧固定部;所述外侧固定部与所述侧封部至少部分重叠;
9、所述外装体包括内层片材、外层片材和中间片材,内层片材配置于靠近皮肤侧的一面,外层片材配置于非皮肤侧一面;
10、在前腰部和腹部,以及臀部和后腰部,所述内层片材与所述外层片材之间配置所述中间片材;
11、其中,所述中间片材至少配置在所述侧边区域,并且在所述中央区域不配置所述中间片材;
12、沿厚度方向,至少在所述中间片材的一侧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根腰部弹性线;
13、至少在所述侧边区域,所述内层片材、多根所述腰部弹性线、所述中间片材,以及所述外层片材相互接合;在所述中央区域,所述内层片材、多根所述腰部弹性线,以及所述外层片材相互接合。
14、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沿宽度方向,所述中间片材与所述外装体的尺寸比值范围为0.5~0.7。
15、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腰部弹性线具有10dtex至400dtex的平均分特数;沿长度方向,相邻两根所述腰部弹性线之间的股线间距为0.2mm至8mm。
16、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在侧边区域以及中央区域,外装体随着腰部弹性线的伸缩形成凹凸结构,位于所述侧边区域凹凸结构的高度小于位于所述中央区域凹凸结构的高度。
17、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在裆部,未设置所述中间片材;在腹部和臀部,所述外装体还包括弹性弱化区域,在弹性弱化区域不配置所述中间片材;其中,沿宽度方向,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弹性弱化区域位置对应。
18、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片材配置在所述侧边区域,并且在所述中央区域和所述外侧固定部不配置所述中间片材;
19、在所述外侧固定部,所述内层片材、多根所述腰部弹性线和所述外层片材固定。
20、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片材配置在所述侧边区域和所述外侧固定部,并且在所述中央区域不配置所述中间片材;
21、在所述外侧固定部,所述内层片材、多根所述腰部弹性线、所述中间片材和所述外层片材固定。
22、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沿长度方向,所述外装体的所述内层片材与所述外层片材从前腰部和腹部、经裆部,延伸至臀部以及后腰部;
23、沿厚度方向,在所述内层片材与所述中间片材之间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根所述腰部弹性线。
24、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装体的所述内层片材与所述外层片材从前腰部和腹部、经裆部,延伸至臀部以及后腰部;
25、沿厚度方向,在所述外层片材与所述中间片材之间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根所述腰部弹性线。
26、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沿长度方向,所述外装体的所述内层片材配置在前腰部和腹部,以及臀部和后腰部;
27、沿长度方向,所述外装体的所述外层片材从前腰部和腹部、经裆部,延伸至臀部以及后腰部;
28、沿厚度方向,在所述内层片材与所述中间片材之间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腰部弹性线;
29、并且,在所述外层片材与所述中间片材之间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二腰部弹性线。
30、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一次性穿着物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装体皮肤侧一面的吸收性主体。
31、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所述弹性复合片材用于制造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外装体,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32、连续内层片材供给工序s1,用于将连续内层片材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复合工序k;
33、连续外层片材供给工序s2,用于将连续外层片材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复合工序k;
34、连续中间片材供给工序s3,用于将连续中间片材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分切工序s3a;其中,连续中间片材供给工序s3位于连续内层片材供给工序s1和连续外层片材供给工序s2之间;
35、分切工序s3a,用于将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中间片材,分切为沿流程方向间断的中间片材,并将间断的中间片材输送至连续外层片材供给工序s2的输送路径;
36、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用于将多根连续腰部弹性线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复合工序k;
37、第一施胶工序h1,所述第一施胶工序h1设置于连续内层片材供给工序s1的输送路径,用于向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内层片材喷涂第一热熔粘接剂,所述第一热熔粘接剂经复合工序k后,在连续内层片材和间断的中间片材之间形成第一粘接部;
38、第二施胶工序h2,所述第二施胶工序h2设置于连续外层片材供给工序s2的输送路径,用于向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外层片材喷涂第二热熔粘接剂,所述第二热熔粘接剂经复合工序k后,在间断的中间片材和连续外层片材之间形成第二粘接部;
39、复合工序k,用于将连续内层片材、多根连续腰部弹性线、间断的中间片材,以及连续外层片材,至少在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外装体的侧边区域相互接合;
40、以及,将连续内层片材、多根连续腰部弹性线,以及连续外层片材,在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外装体的中央区域和弹性弱化区域相互接合,其中,在中央区域和弹性弱化区域未配置间断的中间片材
41、其中,沿厚度方向,多根连续腰部弹性线至少位于间断的中间片材的一侧。
42、弹性线切断工序m,位于所述复合工序k的下游侧,其用于在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外装体的弹性弱化区域将多根连续腰部弹性线进行切断。
43、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线切断工序m设置至少一个弹性线切断装置,所述弹性线切断装置包括弹性线切断辊,所述弹性线切断辊沿圆周上具有间断的切刀刃区域;
44、当所述弹性线切断装置对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外装体位于弹性弱化区域的多根连续腰部弹性线进行切割时,所述切刀刃区域与所述间断的中间片材在流程方向上错开设置。
45、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分切工序s3a设置于所述复合工序的上游侧;
46、在所述分切工序s3a设置分切复合装置,所述分切复合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切割辊和转写辊、以及位于所述转写辊下游侧且与所述转写辊相切设置的按压辊;
47、所述切割辊和所述转写辊,被设置在连续中间片材供给工序s3的输送路径,所述切割辊和所述转写辊相对旋转,将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中间片材分切为沿流程方向间断的中间片材;
48、所述转写辊用于向所述间断的中间片材提供吸力,使间断的中间片材在吸附作用下输送到所述连续外层片材供给工序s2输送路径上并使其转印到所述连续外层片材;
49、所述按压辊用于将切断后的所述间断的中间片材在所述第二热熔粘接剂下通过按压粘接至所述连续外层片材上。
50、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沿横向,连续内层片材供给工序s1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所述连续内层片材,从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前腰部和腹部、经裆部,延伸至臀部以及后腰部;
51、沿横向,连续外层片材供给工序s2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外层片材,从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前腰部和腹部、经裆部,延伸至臀部以及后腰部;
52、复合工序k,沿厚度方向将多根连续腰部弹性线接合在连续内层片材与间断的中间片材之间。
53、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胶工序h1还设置于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的输送路径,用于向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腰部弹性线外周喷涂第一热熔粘接剂,所述第一热熔粘接剂经复合工序k后,在连续内层片材和间断的中间片材之间形成第一粘接部。
54、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施胶工序h2还设置于连续中间片材供给工序s3的输送路径,用于向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中间片材喷涂第二热熔粘接剂,所述第二热熔粘接剂经复合工序k后,在间断的中间片材和连续外层片材之间形成第二粘接部。
55、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连续腿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5,用于将连续腿部弹性线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复合工序k;
56、复合工序k,沿厚度方向将连续内层片材、间断的中间片材和连续外层片材相互接合,使连续腿部弹性线接合在连续内层片材与连续外层片材之间。
57、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沿横向,连续内层片材供给工序s1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内层片材,位于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前腰部和腹部,以及臀部和后腰部;
58、沿横向,连续外层片材供给工序s2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外层片材,从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前腰部和腹部、经裆部,延伸至臀部以及后腰部;
59、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包括第一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a和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b;
60、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多根连续腰部弹性线包括,多根第一连续腰部弹性线和多根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
61、第一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a,用于将多根第一连续腰部弹性线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复合工序k;
62、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b,用于将多根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复合工序k;
63、复合工序k,沿厚度方向将多根第一连续腰部弹性线接合在连续内层片材与间断的中间片材之间;
64、并且,沿厚度方向将多根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接合在连续外层片材与间断的中间片材之间;
65、弹性线切断工序m,位于所述复合工序k的下游侧,其用于在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外装体的弹性弱化区域将多根第一连续腰部弹性线和多根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进行切断。
66、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施胶工序h2还设置于连续中间片材供给工序s3的输送路径,用于向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中间片材喷涂第二热熔粘接剂,所述第二热熔粘接剂经复合工序k后,在间断的中间片材和连续外层片材之间形成第二粘接部。
67、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施胶工序h1还设置于第一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a的输送路径,用于向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第一连续腰部弹性线外周喷涂第一热熔粘接剂,所述第一热熔粘接剂经复合工序k后,在连续内层片材和间断的中间片材之间形成第一粘接部;
68、第二施胶工序h2还设置于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4b的输送路径,用于向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外周喷涂第二热熔粘接剂,所述第二热熔粘接剂经复合工序k后,在连续外层片材和间断的中间片材之间形成第二粘接部。
69、连续外层片材、多根第二连续腰部弹性线和间断的中间片材相互接合形成第四粘结部。
70、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连续腿部弹性线供给工序s5,用于将连续腿部弹性线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复合工序k。
71、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连续覆盖片材供给工序s6,用于将连续覆盖片材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至复合工序k;
72、沿横向,连续覆盖片材两侧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的腹部和臀部,连续覆盖片材与连续内层片材至少部分重叠。
73、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4、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及弹性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在前腰部和腹部以及臀部和后腰部,沿宽度方向,外装体被划分为中央区域、分别位于中央区域两侧的侧边区域,以及侧边区域远离所述中央区域两侧的外侧固定部,中央区域对应穿着者身体的腹部侧和背侧部,两个侧边区域分别对应穿着者的两侧跨部,中间片材至少配置在侧边区域,并且在中央区域不配置中间片材,两个侧边区域由于设有中间片材,平整性更好,挺括性较好,外装体不容易变形;在中央区域由于没有设置中间片材而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缓冲性,在穿着时,腹部侧或背侧部无压迫感;在非拉伸状态下,外装体随着腰部弹性线的收缩形成凹凸结构,位于侧边区域凹凸结构的高度小于位于中央区域凹凸结构的高度,使中央区域和侧边区域具有不同的伸缩褶皱效果,使外装体不同部位根据人体生理结构的不同实现差异化设计,穿着舒适度更好。同时,由于弹性弱化区域没有中间片材,使该区域腰部和腿部弹性线切断效果尽可能趋于一致,从而改善腰部和腿部弹性线的切断效果。
75、本发明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及弹性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外装体两个侧边区域和中央区域进行差异化设计,两个侧边区域具有较高的平整性,且中间片材的设置可以遮盖腰部弹性线,提升穿着体验感。
76、本发明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及弹性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弹性复合片材在制造过程中,通过在复合工序的上游侧设置分切工序,将沿流程方向连续输送的连续中间片材分切为沿流程方向间断的中间片材;并在复合工序下游侧设置弹性线切断工序,在对应一次性穿着物品弹性弱化区域将多根腰部弹性线进行切断,由于弹性弱化区域未设置中间片材,该区域材料层数相对较少,从而使弹性弱化区域中腰部和腿部的弹性线切断效果保持一致,被切断的多根腰部弹性线朝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内侧固定区域回缩,因此,弹性弱化区域没有弹性或极小的弹性,有利于下游侧弹性复合片材和吸收性主体在弹性弱化区域的复合;同时由于中间片材为间断材料(中央区域和弹性弱化区域未设置中间片材),也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毅
技术所有人: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