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

本发明属于生物力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
背景技术:
1、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关注足部安全,选择鞋时大多只关注鞋码与外观,而没有定量地判断鞋的安全性。研究显示,穿着toe box过窄鞋型时,鞋子与第一趾的自然形状冲突,足部显示出更高的峰值压力,趾间峰值压力超过99n/cm2会造成组织损伤。且易使第五脚趾和趾间第四和第五区域发生局灶性慢性愈伤组织病变,提升拇外翻发生概率。
2、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尤其是篮球,踝关节损伤发生率非常高,严重影响竞技能力的发挥。由于篮球运动有很多跑、跳、切入等动作,它所造成的各类运动损伤中,踝关节运动损伤最为常见,而且所占比例最高,占全身损伤的20%。在日常生活中踝关节崴伤也是经常发生的损伤,多见为旋后型损伤,出现外踝的外侧及前侧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现有的设备大多关注于足底压力,而全面监测足部健康的设备由于过于繁杂不适合测试实际运动过程,所以亟需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包括
2、袜体,所述袜体为袜状,袜体包括袜子和袜子夹层,袜子内部设有袜子夹层,袜子夹层设有传感器部件,压力感应部件;还包括安全评估部件,
3、所述传感器包括足后角度传感器、趾部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于待测足部的底部、足后,以及趾部;
4、所述安全评估部件包括警示灯脚环,设在待测足部的脚踝;
5、所述压力感应部件包括压力感应垫,以及柔性压力片,设于待测足部的底部和趾间。
6、优选的,所述袜子夹层内安装柔性压力片,柔性压力片为5个。
7、优选的,所述趾部角度传感器设于待测足部的第一跖趾关节,以测量拇外翻角度。
8、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垫设有六片压力传感器,设在待测足部的前足内外侧、中足内外侧,以及后足内外侧。
9、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粘贴式热电偶传感器,阈值为36℃,所述湿度传感器为陶瓷湿敏电阻传感器,阈值为80%。
10、优选的,所述足后角度传感器设在待测足部的跟腱处。
11、优选的,所述警示灯脚环设有警示灯,警示灯为4个。
12、技术效果
13、(1)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通过设置了传感器部件,可以有效的预防产生拇外翻或脚气等局部病灶,并且设置于趾间的传感器以及压力片,使得测量数据更加精准。
14、(2)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装置简单,并且穿起来轻便,易于携带,可以直接穿戴在脚部和小腿,对于未来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广作用。
15、(3)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通过设置了警示灯,可以随时了解人们的足部发生的问题,并且数据可通过脚环蓝牙传输到手机,实时观测数值,并根据数值提出“更换更宽鞋型”“脱鞋透气休息”“鞋子稳定性过差有崴脚风险”等提示与建议。
技术特征:
1.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子夹层(10)内安装柔性压力片(3),柔性压力片为5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趾部角度传感器(2)设于待测足部的第一跖趾关节,以测量拇外翻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垫(4)设有六片压力传感器,设在待测足部的前足内外侧、中足内外侧,以及后足内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5)为粘贴式热电偶传感器,阈值为36℃,所述湿度传感器(8)为陶瓷湿敏电阻传感器,阈值为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后角度传感器(7)设在待测足部的跟腱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脚环(1)设有警示灯(11),警示灯(11)为4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力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一种兼具足部数据采集和安全评估装置,包括。袜体,所述袜体为袜状,袜体包括袜子和袜子夹层,袜子内部设有袜子夹层,袜子夹层设有传感器部件,压力感应部件;还包括安全评估部件,所述传感器包括足后角度传感器、趾部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于待测足部的底部、足后,以及趾部;所述安全评估部件包括警示灯脚环,设在待测足部的脚踝;所述压力感应部件包括压力感应垫,以及柔性压力片,设于待测足部的底部和趾间;该装置既可以关注足部健康,又便于携带,并且还可以进行足部的安全评估。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路,储照伟,蒋文涛,李忠友,白逃萍,李铁,郏胜威,杨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路,储照伟,蒋文涛,李忠友,白逃萍,李铁,郏胜威,杨帆
技术所有人:四川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