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人工耳蜗植入体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5-04-03 11:40:01 398次浏览
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人工耳蜗植入体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人工耳蜗植入体及系统。


背景技术:

1、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ci)是治疗失聪的有效方法。人工耳蜗包括体外部分和植入部分。体外部分包括麦克风、语音处理器、体外磁性机构、电源、发射天线等部件。植入部分包括接收线圈、体内磁性机构、接收电路和刺激电极等部件。体外磁性机构和体内磁性机构通过磁力吸附,使得体外部分和植入部分准确定位,实现体外的发射天线与体内的接收线圈之间无线数据的最大传输。

2、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基于磁场和无线电波脉冲生成高质量诊断影像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让人体处于特定磁场中,采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磁共振并吸收能量。停止射频买菜后,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成像。

3、mri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当人工耳蜗佩戴者需要进行mri检查时,体内磁性机构与mri的磁场发生相互干扰,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例如传统的植入部分的体内磁性机构大多为圆盘状结构,磁化方向为其径向或轴向,这种情况下,当佩戴者进行mri检查时,mri的磁场对体内磁性机构产生较大的扭矩及位移力,导致植入部分整体移位,进而影响人工耳蜗的正常使用。为避免该情况,可以在mri检查前通过手术去除人工耳蜗植入体、及在mri检查后通过手术重新植入人工耳蜗植入体,但这增加了对患者的伤害。针对于此,人工耳蜗生产厂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将体内磁性机构设计为由多个圆柱条状结构或者多个球状的磁体组合而成的结构,以使得体内磁性机构能够随mri磁场的方向自动地调整自身的磁化方向以抵消大部分的扭矩及位移力,达到mri兼容的效果,但是这样的结构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增加了磁体之间的间隙,而间隙的存在会减小壳体内的磁铁体积,削弱磁力,降低体内磁性机构与体外磁性机构之间的吸附力。也就是说,若要保证体内磁性机构仍能够与体外磁性机构吸附,就势必需要增加磁体的数量以达到增加磁力的目的,这又导致磁性机构的整体体积增大,与植入部分的小型化的需求相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人工耳蜗植入体及系统,旨在提高人工耳蜗mri兼容性的情形下,还有利于实现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小型化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包括壳体和作为内部磁性件用的磁流体;所述壳体为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所述磁流体封装于所述内腔中。

3、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密封件,所述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抽吸口,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抽吸口。

4、可选地,所述磁性机构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割为多个相互隔离的子腔;至少部分所述子腔内填充所述磁流体。

5、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多个密封件,所述壳本体上设有多个抽吸口,多个所述抽吸口与多个所述子腔一一对应地布置,且每个所述抽吸口与相应的所述子腔连通;每个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一个所述抽吸口。

6、可选地,所述磁流体为胶状流体,并包括磁性颗粒、基载液及界面活性剂。

7、可选地,所述磁性机构还包括聚磁元件,所述聚磁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8、可选地,所述聚磁元件包括聚磁环。

9、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盖合,并使得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内腔。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包括信号接收机构、封装体和如前所述的磁性机构,所述磁性机构与所述信号接收机构均封装于所述封装体内。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系统,包括体外装置和如前所述的人工耳蜗植入体,所述体外装置包括体外磁机构,所述体外磁机构用于与所述磁性机构吸附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人工耳蜗植入体及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3、前述的磁性机构包括壳体和作为内部磁性件的磁流体;所述壳体为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所述磁流体封装于所述内腔中。因磁流体具有流动性,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任意变形,其中的磁性颗粒亦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随意转动。因而,当所述磁性机构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体并植入人体内时,该人工耳蜗佩戴者在进行mri检查时,磁流体中的磁性颗粒在mri磁场的作用下旋转至自身磁极平行于mri磁场方向,使得磁性机构所受到的扭矩为零,达到mri兼容的效果;采用磁流体作为内部磁性件使用,无需设置固体的磁芯等结构,简化了磁性机构的整体结构。又由于流体的流动特性,使得磁流体能够充分填充内腔,减少内腔中的空间间隙,确保体内磁性机构具有足够大的磁力,且不增加体内磁性机构的体积,符合人工耳蜗植入体小型化的发展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作为内部磁性件用的磁流体;所述壳体为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所述磁流体封装于所述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密封件,所述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抽吸口,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抽吸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机构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割为多个相互隔离的子腔;至少部分所述子腔内填充所述磁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多个密封件,所述壳本体上设有多个抽吸口,多个所述抽吸口与多个所述子腔一一对应地布置,且每个所述抽吸口与相应的所述子腔连通;每个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一个所述抽吸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体为胶状流体,并包括磁性颗粒、基载液及界面活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机构还包括聚磁元件,所述聚磁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元件包括聚磁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盖合,并使得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内腔。

9.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机构、封装体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医学植入的磁性机构,所述磁性机构与所述信号接收机构均封装于所述封装体内。

10.一种人工耳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装置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耳蜗植入体,所述体外装置包括体外磁机构,所述体外磁机构用于与所述磁性机构吸附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学植入用的磁性机构、人工耳蜗植入体及系统,磁性机构包括壳体和作为内部磁性件的磁流体;所述壳体为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所述磁流体封装于所述内腔中。磁性机构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体时,提高人工耳蜗植入体的MRI兼容性,还有利于实现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小型化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沈玉含,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微创天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文档序号 : 【 40240425 】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沈玉含,王华
技术所有人:上海微创天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吴勇沈玉含王华上海微创天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类甲基麦冬黄酮A类衍生物在制备防治肝脏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