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柯萨奇病毒B3型中的应用

2025-04-13 16:20:06 418次浏览
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柯萨奇病毒B3型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抗病毒药物,具体是指两个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在抗cvb3病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柯萨奇病毒(coxsaekievirus)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成员,其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如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流行性肌炎痛、疱疹性咽峡炎等。已报道的cv共有29个血清型,根据其对乳鼠的致病特点及对细胞敏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a 和 b 两组,即cva(cva1-22, 24)和 cvb(cvb1-6)。以cvbs 的感染最为常见,其中cvb3是cvb六个血清型中致病性最强的一型,是病毒性心肌炎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数据发现,cvb(1-6型)每年可导致约500万人患肠道系统疾病,其中10%-20%是由cvb3引起的急性心肌炎。近年来cvb3引起手足口病的趋势也在上升,在我国也有很多cvb3引发疾病流行的报道。目前对于柯萨奇病毒感染无特效药物,临床尚无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很多研究者找到了众多在体内外具有抑制cvb3活性的化合物,但是这些基本还处于实验室试验的初级阶段,距离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还比较遥远。因此开发特异有效的抗cvb3药物势在必行。

2、聚酮类化合物(polyketides)是一类由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迄今为止已发现上万种。聚酮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等,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3s,4s)-sclerotinin a为异香豆素类天然产物,最早从桔青霉( penicillium citrinum)和油菜菌核病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中分离得到。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3s,4s)-sclerotinin a在浓度为5 ppm时可促进水稻幼苗生长(curtis et al. j. chem. soc c.1968, 85-93; sassa et al. agric. biol. chem. 1968, 32, 1432-1439)。ngan等人研究发现,(3s,4s)-sclerotinin a几乎不具有抗炎活性(ngan et al. arch. pharm. res.2017, 40, 328-337)。ligustrone b是一种罕见的真菌代谢物,其骨架中包含色酮和茚酮结构。作为植物致病菌cercospora ligustrina中的主产物,ligustrone b的生物活性鲜有报道(arnone et al. gazz. chim. ital.1975, 105, 1093)。

3、我们将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对于cvb3病毒的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柯萨奇病毒b3型中的应用。

2、所述聚酮类化合物包括(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

3、所述(3s,4s)-sclerotinin a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4、式(ⅰ)。

5、所述ligustrone b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6、式(ⅱ)。

7、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分析结合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活性测试。

8、本申请人通过大量的生物学实验,发现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具有抗cvb3病毒的活性,二者表现为可以强烈抑制cvb3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增强感染细胞的存活率。强烈抑制cvb3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降低子代病毒产量。由此表明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有潜力制备抗cvb3感染的特异治疗药物,具有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0、1、这些化合物提取工艺简单,经济快速,易于大规模生产推广。

11、2、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的抗病毒活性未见报道,对其抗cvb3病毒活性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12、3、从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中寻找抗cvb3药物,易于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寻找到其作用靶点,为进一步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技术特征:

1. 一种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cvb3病毒药物的应用,所述聚酮类化合物包括(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抗cvb3病毒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具有抗cvb3病毒活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cvb3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酮类化合物 (3s,4s)-sclerotinin a在200μm/ml时,对于cvb3的抑制率为88%;ligustrone b在200μm/ml时,对于cvb3的抑制率为9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cvb3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作为cvb3病毒抑制剂,添加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和载体,用于制备抗cvb3病毒的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cvb3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颗粒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注射剂或分散剂中任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聚酮类天然产物化合物:(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在抗柯萨奇病毒B3型(CVB3)中的应用。通过(3S,4S)‑Sclerotinin A和Ligustrone B抗CVB3病毒活性研究实验,两个化合物均表现出抑制CVB3在宿主细胞Hep‑2上产生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增强细胞存活率,降低子代病毒产量,有潜力在制备抗CVB3病毒药物中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魏艳红,李颖,陈雯萱,李辰露,蔡晓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文档序号 : 【 40238814 】

技术研发人员:魏艳红,李颖,陈雯萱,李辰露,蔡晓凤
技术所有人:湖北工业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魏艳红李颖陈雯萱李辰露蔡晓凤湖北工业大学
蒽醌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在抗肠道病毒71型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疼痛强度估计的意识障碍辅助诊断系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