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调节机构、婴儿载具的调节装置及婴儿载具的制作方法

2025-04-20 14:40:01 381次浏览
调节机构、婴儿载具的调节装置及婴儿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调节机构、婴儿载具的调节装置及婴儿载具。


背景技术:

1、婴儿载具,例如安全提篮、安全座椅等一般由座椅部以及背靠部组成。为了提高婴幼儿乘坐载具时的舒适性,通常会使背靠部可相对于座椅部枢转,这样可根据需求调节两者间的夹角,以使婴幼儿可坐倚或躺卧于载具内。然而,目前常见的婴儿载具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不同的乘坐姿势需求,例如坐姿、斜躺姿势及平躺姿势等,因此会导致婴幼儿的乘坐舒适度降低,不利于婴幼载具的推广。虽然市面上有部分婴儿载具(例如,安全座椅)的背靠部和座椅部之间的倾斜角度可调,但其内部设置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在调节时容易出现卡滞现象,操作不便从而导致婴儿载具角度调节的稳定性较差,且零部件过多会导致重量过重的问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机构、婴儿载具的调节装置及婴儿载具。

2、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座椅部和背靠部之间的夹角,包括:锁定件,用于安装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两者中其中一者上,且所述锁定件上设有锁定凹部;锁止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锁定件上;以及第一操作件,用于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两者中另一者上,并在其移动路径上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第一操作件与所述锁止件可操作地连接,以驱动所述锁止件在所述锁定件上移动;当所述第一操作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锁定凹部内,所述背靠部相对所述座椅部固定;当所述第一操作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退离所述锁定凹部,所述背靠部可相对所述座椅部枢转。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凹部和所述滑动凹部相连通,所述锁止件可在所述锁定凹部和所述滑动凹部之间连续移动。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凹部包括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其中,当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第一锁定槽内时,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当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第二锁定槽内时,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夹角不同的第二夹角。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座椅部或所述背靠部的横宽方向。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操作件,与所述锁止件可操作地连接,以驱动所述锁止件相对所述锁定件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件可被操作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一操作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锁定凹部内;当所述第一操作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滑动凹部内。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滑动传动件,设有连接部和传动部,所述锁止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与所述第一操作件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件配置为被操作时驱动所述滑动传动件并带动所述锁止件相对所述锁定件移动,以使所述锁止件在所述锁定凹部和所述滑动凹部间切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移动方向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操作件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配置为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件的一端设有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一操作件远离所述驱动部的另一端设有可被操作的操作部;所述导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端和第二槽端,所述第一槽端相对所述第二槽端更靠近所述锁定件,且沿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槽端相对所述第一槽端更靠近所述操作部;当所述第一操作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一槽端;当所述第一操作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槽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安装于所述座椅部,所述第一操作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背靠部。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安装架,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背靠部,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条形滑槽,所述锁止件穿过所述条形滑槽、所述连接部并可移动地插设在锁定件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复位件,抵接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滑动传动件之间,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传动件复位,以使所述锁止件从所述滑动凹部向所述锁定凹部移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凹部还包括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位于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第二锁定槽之间并与所述滑动凹部连通;当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过渡槽内时,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之间处于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不同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

13、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包括座椅部、背靠部以及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机构,所述背靠部的一端与所述座椅部的一端枢转连接以使所述婴儿载具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调节机构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之间,以使所述婴儿载具能够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中的一者设有第一枢转配合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中的另一者设有第二枢转配合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实现枢转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配合连接件,所述配合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枢转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包括枢转件,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包括枢转座,所述枢转座设有第一卡合槽,所述配合连接件包括枢转盖,所述枢转盖设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与所述第二卡合槽围合形成枢转槽,至少部分所述枢转件插设于所述枢转槽中并可在所述枢转槽内转动,以使所述婴儿载具能够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凹部包括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其中,当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第一锁定槽内时,所述婴儿载具处于第一使用状态;当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第二锁定槽内时,所述婴儿载具处于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滑动凹部时,所述背靠部可相对所述座椅部枢转,以使所述婴儿载具能够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和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婴儿载具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婴幼儿在所述婴儿载具中处于躺卧状态;当所述婴儿载具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婴幼儿在所述婴儿载具中处于坐立状态。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凹部还包括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位于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第二锁定槽之间并与所述滑动凹部连通;当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过渡槽内时,所述婴儿载具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

20、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包括能相对枢转的座椅部和背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中的一者设有第一枢转配合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中的另一者设有第二枢转配合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背靠部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实现枢转连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配合连接件,所述配合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枢转连接。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包括枢转件,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包括枢转座,所述枢转座设有第一卡合槽,所述配合连接件包括枢转盖,所述枢转盖设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与所述第二卡合槽围合形成枢转槽,至少部分所述枢转件插设于所述枢转槽中并可在所述枢转槽内转动,以使所述婴儿载具能够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槽和所述第二卡合槽均为圆弧形槽,所述枢转件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弧度与所述枢转槽的槽壁的弧度相适配。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枢转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枢转盖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实现所述枢转座和所述枢转盖的固定连接。

25、本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的调节装置,所述婴儿载具包括壳体和背靠部。所述背靠部与所述壳体可枢转连接以形成用于承载婴幼儿的乘坐空间,所述背靠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锁定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背靠部之间,所述锁定机构具有将所述背靠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或所述第二角度位置的锁定状态和允许所述背靠部在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和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切换的释锁状态;以及操作机构,与所述锁定机构驱动连接。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可被操作以带动所述锁定机构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锁状态。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靠部,且包括锁定部和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第二操作件;以及联动件,与所述第二操作件连接,且具有第二滑动配合部。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三接合槽和第四接合槽,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第三接合槽或所述第四接合槽接合,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释锁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第三接合槽或所述第四接合槽脱离接合。所述第二操作件被操作时带动所述联动件移动,所述联动件上的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与所述锁定机构上的第一滑动配合部配合,以使得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第三接合槽或所述第四接合槽脱离接合。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致动件,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设于所述致动件;以及锁定销,与所述致动件连接,且所述锁定销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锁定部。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件包括:致动本体;定位突部,突出设置于所述致动本体,且形成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其中,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为设于所述联动件上的滑槽,所述定位突部插设于所述滑槽中且能沿所述滑槽移动。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本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突部的延伸方向相交错,所述锁定销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本体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槽壁上设置有弹性手指,所述弹性手指与所述锁定销配合以将所述锁定销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手指和所述锁定销的其中一者设有凸起部、另一者设有能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陷部。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操作复位件,所述操作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联动件连接或抵接,所述操作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部上的止挡件连接或抵接,所述操作复位件适于使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第二操作件复位。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件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背靠部的具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操作复位件和所述止挡件均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靠近所述锁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基部,所述操作复位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基部。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安装支架或所述止挡件上设有导引件,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引件上。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连接有挡块挡块,所述挡块用于防止所述操作复位件从所述容置空间内脱出。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操作件、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38、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出一种婴儿载具。所述婴儿载具包括背靠部、壳体和如上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所述背靠部和所述壳体枢接于固定的第一枢接点,所述第一枢接点位于所述壳体上设置的提手结合部的前方。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点位于所述提手结合部的前方下侧。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提手结合部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面向所述乘坐空间的一面的上边缘处,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的第三接合槽和第四接合槽以实现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和释锁状态之间的切换。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三接合槽和所述第四接合槽配合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能与第三接合槽和所述第四接合槽接合以将所述背靠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或所述第二角度位置处,所述第三接合槽和所述第四接合槽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婴儿载具的前后方向交错设置。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向所述乘坐空间凸伸,所述背靠部上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对应的避让凹部,以允许所述背靠部相对所述壳体枢转。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面向所述乘坐空间的一面,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限位肋,所述背靠部的下边缘处形成止挡面,所述止挡面用于与所述限位肋配合,以限制所述背靠部和所述壳体之间的枢转角度。

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面的后部设置有限位突部或限位槽,所述背靠部在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之配合的限位槽或限位突部,所述限位突部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背靠部相对所述壳体枢转时,所述限位突部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部包括背靠延伸部,所述背靠延伸部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背靠延伸部设有滑动孔,所述壳体的与所述背靠延伸部重叠的部分设有连接孔,所述滑动孔和所述连接孔至少部分重合,所述滑动孔和所述连接孔中的一者为条形孔,滑动销穿过所述滑动孔和所述连接孔以引导所述背靠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4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腿靠部。所述腿靠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腿靠部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47、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婴儿载具。所述婴儿载具包括背靠部、腿靠部、壳体及如上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所述背靠部和所述腿靠部枢接于活动的第三枢接点,所述第三枢接点位于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提手结合部的前方。

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枢接点位于所述提手结合部的前方下侧。

4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提手结合部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面向所述乘坐空间的一面的上边缘处,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的第三接合槽和第四接合槽以实现所述锁定机构的所述锁定状态和所述释锁状态之间的切换。

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配合孔,所述背靠部和所述腿靠部的所述第三枢接点处形成枢接销,所述枢接销能插设于所述配合孔内且能沿所述配合孔移动。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腿靠部的后侧和所述壳体的前侧的其中一者具有转动销,另一者具有转动孔,所述腿靠部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转动销和所述转动孔的插设配合而枢接于第二枢接点。

文档序号 : 【 39999232 】

技术研发人员:曾湘勇,李如意
技术所有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曾湘勇李如意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精度蓝牙定位的航班保障节点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 用于基于光学散射的可调节光衰减的光学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