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更具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一凹部对应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二移动部更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二凹部对应于所述本体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具有第一底面与两个第一斜面,两个所述第一斜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面的两侧,并两个所述第一斜面的外侧分别延伸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第一支撑斜面的内侧,所述第二凹部具有第二底面与两个第二斜面,两个所述第二斜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的两侧,并两个所述第二斜面的外侧分别延伸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所述第二支撑斜面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支撑斜面的外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二支撑斜面的外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平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于所述移动件的中心线的斜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斜面相对于所述中心线的斜度;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所述中心线的斜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斜面相对于所述中心线的斜度;其中所述中心线是两个所述锥体部的端面的圆心之间的连接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锥体部的锥面相对于所述移动件的中心线具有相同的斜度,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斜面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斜面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具有相同的斜度;其中所述中心线是两个所述锥体部的端面的圆心之间的连接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锥体部的锥面相对于所述移动件的中心线具有不同的斜度,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斜面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具有不同的斜度,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斜面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具有不同的斜度;其中所述中心线是两个所述锥体部的端面的圆心之间的连接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斜面在平行于所述锥体部的锥面的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支撑斜面在平行于所述锥体部的锥面的方向上具有第二宽度,所述锥体部的锥面在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斜面或所述第二支撑斜面的方向上具有锥面宽度;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锥面宽度及/或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锥面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底座组件与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位于所述底座组件内,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一移动结构,所述底座组件的内壁对应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外壁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移动结构,所述底座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所述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结构导引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朝向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与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本体与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本体,所述第一线圈对应于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极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底座容置槽,所述底座容置槽的凹槽侧壁具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凹口内,所述第一移动本体具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凹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二移动结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容置凹槽,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所述容置凹槽内,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所述容置凹槽对应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底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二移动结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具有所述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二移动结构导引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朝向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互相垂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镜座组件,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三移动结构,所述镜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顶部对应于所述镜座组件的底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三移动结构,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移动部,所述镜座组件具有所述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三移动结构导引所述镜座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朝向第三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与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镜座组件包括镜座与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镜座,所述第二磁铁对应于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极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底座容置槽,所述底座容置槽的凹槽侧壁更具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凹口内,所述镜座具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凹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与第三线圈,所述第三线圈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镜座组件包括镜座与第三磁铁,所述第三磁铁设置于所述镜座上,所述第三磁铁对应于所述第三线圈,所述第三磁铁的磁极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方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底座容置槽,所述底座容置槽的凹槽侧壁更具有第三凹口,所述第三线圈位于所述第三凹口内,所述镜座具有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凹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三容置槽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弹片,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并所述弹片抵压于所述镜座组件的上方。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沿着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侧边设置,并且所述弹片的侧边向下延伸固定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对应的固定槽,所述弹片的所述固定部对应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所述固定槽内。
技术总结
一种摄像结构包括:移动结构包括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与移动件,移动件设置于第一移动部与第二移动部之间,移动件包括本体部与两个锥体部,两个锥体部位于本体部的两端,第一移动部具有两个第一支撑部,两个第一支撑部分别对应于两个锥体部的锥面具有两个第一支撑斜面,第二移动部具有两个第二支撑部,两个第二支撑部具有第一支撑斜面,两个第一支撑斜面分别对应于两个锥体部的锥面,两个第一支撑斜面抵接于锥体部的一侧的锥面,两个第二支撑斜面抵接于锥体部的另一侧的锥面,移动件被设置为在第一移动部与第二移动部相对进行位移时,移动件于第一支撑斜面与第二支撑斜面移动。摄像镜头通过移动结构进行位移。
技术研发人员:阮玉亮,陈力祯,曾柏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技术研发人员:阮玉亮,陈力祯,曾柏颖
技术所有人: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