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硼掺杂钠电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2025-04-27 15:40:02 152次浏览

技术特征:

1.一种硼掺杂钠电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以niafebmnc(oh)2前驱体中金属元素摩尔总数为基准,所述硼源中硼元素的用量为0.5-2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钠源包括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第一次烧结的具体过程包括:首先以1-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500-850℃烧结2-6h,随后以1-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900-1200℃烧结5-15h。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包覆剂包括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盐中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第二次烧结的具体过程包括:以1-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250-900℃烧结3-8h。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制备niafebmnc(oh)2前驱体的具体过程包括:将镍源、铁源、锰源和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络合剂、ph调节剂混合,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niafebmnc(oh)2前驱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沉淀反应的温度为55-65℃,时间为8-15h;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硼掺杂钠电正极材料。

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硼掺杂钠电正极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正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硼掺杂钠电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Ni<subgt;a</subgt;Fe<subgt;b</subgt;Mn<subgt;c</subgt;(OH)<subgt;2</subgt;前驱体;S2、将钠源、硼源、Ni<subgt;a</subgt;Fe<subgt;b</subgt;Mn<subgt;c</subgt;(OH)<subgt;2</subgt;前驱体进行第一次混合,第一次烧结,得到Na<subgt;x</subgt;Ni<subgt;a</subgt;Fe<subgt;b</subgt;Mn<subgt;c</subgt;B<subgt;y</subgt;O<subgt;2</subgt;一烧品;以Ni<subgt;a</subgt;Fe<subgt;b</subgt;Mn<subgt;c</subgt;(OH)<subgt;2</subgt;前驱体中金属元素摩尔总数为基准,所述硼源中的硼元素的用量为0.2‑5mol%;所述钠源中钠元素与Ni<subgt;a</subgt;Fe<subgt;b</subgt;Mn<subgt;c</subgt;(OH)<subgt;2</subgt;前驱体的摩尔比为0.65‑1.1:1;S3、将Na<subgt;x</subgt;Ni<subgt;a</subgt;Fe<subgt;b</subgt;Mn<subgt;c</subgt;B<subgt;y</subgt;O<subgt;2</subgt;一烧品、包覆剂进行第二次混合,第二次烧结,得到硼掺杂钠电正极材料;包含制得的硼掺杂钠电正极材料的电池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容量、能量密度与容量保持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力,许开华,陈玉君,施杨,邢利生,汪浩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文档序号 : 【 39999544 】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力,许开华,陈玉君,施杨,邢利生,汪浩波
技术所有人: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张志力许开华陈玉君施杨邢利生汪浩波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闭环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生物脸遮挡程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