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

2025-03-22 15:40:07 385次浏览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枣树枝用量为5 g-10 g;步骤2中,生物质粉末的粒径为200目,热解条件为n2氛围下煅烧2 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氢氧化钾颗粒作为表面扩孔改性剂使用,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2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的用量为5 g/l的溶液4.3-8.6 ml,交联剂的用量为5 g/l的溶液1.25-2.5 ml,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0.06-0.12 g;所述油相由分散剂组成;水和分散剂的体积比为1:5,七水合硫酸亚铁的用量为5-10 g,硼氢化钠的用量为3-6 g;其中生物炭的用量为1-2 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升温至600oc,时间为2 h,保护气体为n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铵中的一种,引发剂的用量为5 g/l的溶液8.6 m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山梨糖醇甘油脂肪酸、聚甘油脂肪酸酯或甘油糖醛甘油油酸酯中的一种,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0.12g。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用量为5 g/l的溶液2.5 ml。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为木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中的一种,纤维素的用量为2.2 g。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正己烷,搅拌速度为200-400 转/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和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生物炭负载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其首先用枣树枝热解改性制得生物炭,然后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的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和液相还原法制备的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原位聚合生成,以生物炭为载体,负载纳米零价铁,作为载体的生物炭可对纳米铁的团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纳米零价铁的还原性能。而且又将高分子材料纤维素接枝丙烯酸作为纳米零价铁的表面改性剂,有利于减少纳米零价铁的团聚和氧化,提高纳米零价铁的稳定性,从而实现高效去除Cr(VI)的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雪,高平强,张岩,翟一豪,王雨寒,朱珠,赵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榆林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文档序号 : 【 40000704 】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雪,高平强,张岩,翟一豪,王雨寒,朱珠,赵曌
技术所有人:榆林学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王晓雪高平强张岩翟一豪王雨寒朱珠赵曌榆林学院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转运托盘的制作方法 一种在平面与阶梯路面能够平稳自动运行的机器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