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用于慢性伤口深部窦道的探测治疗集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作用于慢性伤口深部窦道的探测治疗集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慢性伤口是指持续1个月以上,无法通过正常、及时的程序修复,且修复后解剖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伤口。伤口深部窦道则常常由慢性伤口演变而来,常常表现为深部隧道、不可预测性、评估难度大、渗液容易淤积、坏死组织隐藏等特点,临床较常见。
2、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是一种用于刺激和加速组织愈合的生物技术,近年来被逐渐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慢性伤口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方法。慢性伤口因过度炎症、生长因子和细胞缺乏而无法愈合,prp的应用可及时终止炎症期,并激活增殖期,从而促进伤口愈合。prp具有自源性、抗感染、抑菌作用,可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对于窦道伤口而言,prp因富含各种生长因子,包括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在组织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机制包括调节炎症、血管生成及新组织的合成和重塑等。如:夏振兰等.造口治疗师主导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湿性敷料治疗术后慢性伤口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4,40(23).中,记载了申请人自2018年开始尝试将prp运用术后伤口,并试验证明通过以prp联合湿性敷料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对术后慢性伤口具有明显的治疗成效的技术方案,包括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加快愈合速度、降低伤口疼痛程度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3、然而,申请人在6年的伤口处理经验中,发现深部窦道的治疗始终是一个痛点,因其深且目前缺乏有效的评估探测工具,临床医生护士更多是通过棉签、软管探测窦道深度,而对窦道是否存在分叉、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是否有肉芽肿等情况,无法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导致在评估及处理窦道伤口过程中存在主观性,对操作者个人的经验依赖性强,呈现“盲人摸象”的行业特征。因此,当窦道深部的渗液及坏死组织未及时清理,即使使用prr依然无济于事,或者出现后期依旧不愈合的情况。申请人在临床上多次遇到深部窦道伤口处理过程中出现深部依然存在坏死组织、未吸收的线头、存在窦道分支等现象,如以下2个案例:
4、案例1:一例产妇由于产后伤口出现脂肪液化而导致伤口延迟愈合,经过prp治疗后伤口好转,但后续伤口愈合停滞,怀疑深部10cm窦道中存在肉芽肿、未吸收的线头,只能将患者转住院切开清创治疗,但患者因在月子中心需要照顾早产儿,不愿意母婴分离,最终拒绝治疗方案,被迫无奈在门诊行小手术清创,通过2个月最终伤口完全愈合。虽然伤口最终愈合,但窦道的不可预测性大大延长了愈合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家庭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该案例记载在夏振兰,刘俊荣,刘泽炫,等.慢性伤口处理中的临床伦理困境探析——以1例产后脂肪液化合并线结反应的慢性伤口患者护理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37(02):194-198.中。
5、案例2:一例男性患者,因肛周窦道脓肿术后伤口不愈合,怀疑深部有细菌感染合并坏死组织,需要切开冲洗清创,但患者因经济问题,不愿意住院治疗,且伤口还有3cm未完全愈合,最终通过多次门诊臭氧冲洗治疗,最终完全愈合。该案例记载在夏振兰,陈丽萍,杨林玲,等.一例慢性伤口不愈合患者拒绝住院治疗的伦理剖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09):1012-1016中。
6、由此可见,窦道伤口的患者,由于深部组织无法明确探究,多种因素导致伤口愈合停滞不前,患者被迫转为手术切开、彻底清创治疗,大大增加了患者换药的痛苦、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常年不愈合的伤口,并引发抑郁等心理状况。因此,慢性伤口深部窦道的定位与治疗问题成为专业痛点和难点,严重制约专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临床上因无法实时准确定位慢性伤口深部窦道的内部结构,存在评估有误导致窦道深部的病灶未及时清理造成慢性伤口经久不愈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用于慢性伤口深部窦道的探测治疗集合器及其使用方法。该集合器可以准确定位、实时评估、同步治疗慢性伤口深部窦道,对操作者个人的经验依赖性弱,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受伤,能够适应临床需求,降低操作中因窦道伤口未发现及清理不干净、不及时造成的手术时间增加及误操作风险,方便临床大夫操作,节约医疗成本,同时也能够缩短病患在慢性伤口深部窦道治疗时的不适感时间,实现伤口快速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用于慢性伤口深部窦道的探测治疗集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器包括治疗管、探测部和清创结构;
4、所述治疗管包括竖向中空管,所述竖向中空管的外壁具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竖向中空管的外壁一体成型,将探测部固定在竖向中空管的外壁上,且探测部的顶端与竖向中空管的顶端齐平;
5、固定结构所在竖向中空管的对侧外壁向外延伸出一个横向中空管,所述横向中空管用于连接注射器;
6、竖向中空管具有封闭的空腔,所述空腔穿过横向中空管下方的竖向中空管一侧管壁,且与另一侧内壁保持预设距离;
7、所述空腔放置清创结构,所述清创结构包括控制部和刮匙;所述控制部封闭在空腔中,用于控制伸出空腔外的刮匙在竖向中空管的顶端伸缩;
8、所述竖向中空管的底部具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注射器。
9、进一步的,所述竖向中空管的顶部外壁具有精密刻度线,用于在竖向中空管伸入窦道有阻力时,读取精密刻度线与皮肤平齐处的窦道深度,进行纵向定位;
10、所述竖向中空管的顶部外壁还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避开所述精密刻度线进行设置。
11、进一步的,穿过竖向中空管一侧管壁暴露在外侧的空腔外壁具有竖向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至少一端向内伸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心具有竖向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空腔外壁的第一滑槽平行,且第一滑槽的长度与第二滑槽的长度均与刮匙伸出的长度相等。
12、进一步的,封闭在空腔中的控制部包括顺序连接的按钮、弹簧、卡块和l型连杆;
13、所述按钮通过第一滑杆与弹簧连接,第一滑杆放置在空腔外壁的第一滑槽中,并且沿着第一滑槽移动,通过第一滑槽将按钮隔离在空腔的外侧,弹簧内置并紧贴在空腔内壁中;
14、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杆穿过固定块的第二滑槽与卡块连接,卡块紧贴在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与卡块形状适配的卡槽结构;
15、所述卡块的另一端与l型连杆的横向杆连接,所述l型连杆的竖向杆伸出空腔外侧与治疗管的竖向中空管内的刮匙连接。
16、进一步的,控制部控制伸出空腔外的刮匙在竖向中空管的顶端伸缩的方法包括:
17、按钮默认处于空腔外壁的第一滑槽的底端,刮匙缩于竖向中空管内;按压按钮,第一滑杆向内运动,弹簧与空腔内壁分离,弹簧的另一侧压缩在固定块上,第二滑杆向内运动,卡块与固定块底端上的卡槽结构分离;按压的同时,将按钮向第一滑槽的上端移动,通过弹簧带动第二滑杆在固定块的第二滑槽中同步移动,按钮移动至第一滑槽的顶端时,与第二滑杆连接的卡块移动至固定块的顶端,松开按钮,弹簧恢复弹性形变,牵拉卡块贴紧固定块,并通过固定块顶端的卡槽结构卡接固定,同时,与卡块连接的刮匙伸出治疗管的竖向中空管顶端,进行窦道清创;
18、清创完成后,按压按钮的同时,将按钮向第一滑槽的下端移动,通过弹簧带动第二滑杆在固定块的第二滑槽中同步移动,按钮移动至第一滑槽的底端时,与第二滑杆连接的卡块移动至固定块的底端,松开按钮,弹簧恢复弹性形变,牵拉卡块贴紧固定块,并通过固定块底端的卡槽结构卡接固定,同时,与卡块连接的刮匙缩回治疗管的竖向中空管内。
19、进一步的,所述横向中空管连接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时,连接口连接空的抽吸注射器,用于将生理盐水冲洗窦道的废液吸出;
20、所述横向中空管连接装有prp的注射器时,连接口连接装有凝血酶的注射器,两端以相同速度注射,逐步注入伤口内;其中,prp:凝血酶的容量为10:1。
21、进一步的,所述探测部包括摄像头和电缆,所述摄像头的顶端与竖向中空管的顶端齐平,电缆伸入固定结构中固定在竖向中空管的外壁上,摄像头通过电缆与显示屏连接。
2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的材质为水胶体或者明胶海绵;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竖向排列的固定扣或固定圈。
23、进一步的,所述竖向中空管的管径范围为2到4毫米。
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作用于慢性伤口深部窦道的探测治疗集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步骤一、窦道探测;消毒皮肤后,将治疗管的竖向中空管顶端伸入窦道,伸入有阻力时,读取竖向中空管顶部外壁的精密刻度线与皮肤平齐处的窦道深度并记录,保持深度,横向移动治疗管的位置并通过固定在竖向中空管外壁顶端的探测部实时探测窦道内的结构;
26、步骤二、窦道冲洗:将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接于横向中空管上,连接口连接空的抽吸注射器,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窦道,抽吸注射器同步抽吸废液,直到废液澄清;
27、步骤三、窦道清创:窦道探测需要清创时,清创结构结合探测部实时探测清创,同时重复步骤二;
28、步骤四、窦道给药:横向中空管连接装有prp的注射器,连接口连接装有凝血酶的注射器,两个注射器以相同速度逐步注入窦道内,给药后,将治疗管拔出,使用透气敷料覆盖窦道表面。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用于慢性伤口深部窦道的探测治疗集合器,集合了治疗管、探测部和清创结构;
31、所述治疗管包括竖向中空管,所述竖向中空管的外壁具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竖向中空管的外壁一体成型,将探测部固定在竖向中空管的外壁上,且探测部的顶端与竖向中空管的顶端齐平,探测部随着治疗管进入窦道,可以根据竖向中空管伸入窦道的深度准确探测窦道深度,并对窦道结构实时探测,实现可视化定位与评估,能够让操作者通过远端看到伤口的深度,有无坏死组织、渗液淤积以及异物等;
32、固定结构的对侧竖向中空管外壁向外延伸出一个横向中空管,所述横向中空管用于连接注射器;注射器通过横向中空管给予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洁、坏死组织清理后,及时给予注入prp等液体,保持窦道的清洁。
33、竖向中空管具有封闭的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横向中空管的下方,避免影响从横向中空管的内注入的生理盐水或prp液体的流动;并穿过竖向中空管一侧管壁且与另一侧内壁保持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不影响连接口流入或吸出的液体通过;
34、所述空腔内置清创结构,所述清创结构包括控制部和刮匙;所述控制部封闭在空腔中,用于控制伸出空腔外的刮匙在竖向中空管的顶端伸缩;当发现有坏死组织能够开启清创结构的刮匙,结合探测部实时准确刮除深部坏死组织;
35、所述竖向中空管的底部具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注射器,及时将废液抽出或给药。
技术研发人员:夏振兰,闫璟怡,邝瑞明,范秀晶
技术所有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柔济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