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采集管装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5-04-18 17:00:07 220次浏览
采集管装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集管取样,特别涉及采集管装载机构。


背景技术:

1、采集管被广泛应用在生化和临床医学检验当中,目前检验机构大量使用管口封有管塞的采集管先采集样本,然后将采集管装载于装载机构中并保持竖立状态,再用注射器的针头刺穿采集管的管塞并抽取管内的样本,还可能需要对采集管内的样本进行均匀混合。

2、目前,采集管装载机构,为了方便采集管以合适的角度或充足的空间放入定位槽内,能够稳定地固定采集管,将采集管保持竖立状态,往往操作繁琐,以授权公告号为“cn217140483u”、专利名称为“一种试管装载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为例,在装载块4的定位槽孔41中装上试管后,向上轻推限位块3,装载块4通过翻转或者沿导轨7滑动推到限位板3的下方,松开限位板3,限位板3下的弹簧32会将限位板3拉回到原位置,试管6的管帽会卡进限位孔31中,方便注射器的针头可以垂直穿过限位孔31,下行刺穿试管帽进入真空的试管6中快速提取试管6中的血样。由上可知,现有的采集管装载机构需要多个操作步骤才能实现上述全部功能,需要操纵多个部件相互配合,而且定位槽孔固定采集管不够稳定,限位板也难以将采集管精准地保持竖立状态,整体操作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采集管装载机构,操作简便,能够稳定地固定采集管并且将采集管精准地保持竖立状态。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包括:载台;翻转台,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载台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台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能够定位放置采集管,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开设有侧穿孔;弹性单元,安装于所述载台上并位于所述载台与所述翻转台之间,所述侧穿孔供所述弹性单元穿过并进入定位槽内;摇杆,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载台转动连接;致动手柄,通过第三铰接轴与所述摇杆转动连接,所述致动手柄通过第四铰接轴与所述翻转台转动连接,所述载台、所述翻转台、所述致动手柄和所述摇杆依次连接并构成双摇杆机构,所述致动手柄上安装锁紧杆,所述翻转台上设置有能够对应止挡所述锁紧杆的第一止动部,所述致动手柄能够被操纵转动以使所述翻转台带动所述采集管转动,并使所述锁紧杆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止动部;其中,在所述锁紧杆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止动部的过程中,所述翻转台带动所述采集管从倾斜状态逐渐转动且先越过竖立状态后反向回到竖立状态,所述弹性单元发生形变且先储存形变能后释放部分形变能,当所述采集管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弹性单元配合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定位压紧所述采集管。

3、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载机构操作非常简便,将采集管定位放置于倾斜的定位槽后,只需要操纵转动致动手柄,使锁紧杆逐渐靠近第一止动部,翻转台就能带动采集管转动,锁紧杆一旦被第一止动部止挡后,由于弹性单元具有继续释放形变能的趋势,迫使致动手柄具有沿原方向继续转动的趋势,但是由于锁紧杆受到第一止动部的止挡约束,致动手柄无法继续转动,各部件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且静止的状态,因此可以合理地设定此时定位槽的开口正好竖立,与此同时,弹性单元穿过侧穿孔并配合定位槽的槽壁定位压紧采集管,将采集管稳定地固定于定位槽内且相对位置不变,因此采集管能够精准地保持竖立状态,除非受到外力操纵作用,致动手柄被操纵沿反方向转动,锁紧杆逐渐远离第一止动部,将采集管转动至倾斜状态,以便从定位槽内取出。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台上设置有能够对应止挡所述锁紧杆的第二止动部,所述锁紧杆能够被操纵在第一止动部和第二止动部之间往返,当所述锁紧杆被所述第二止动部止挡时,所述采集管偏离竖立状态的角度最大。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摇杆机构有且只有一个极限位置,当所述双摇杆机构处于极限位置时,所述第四铰接轴处于所述第二铰接轴和所述第三铰接轴之间且三者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弹性单元储存的形变能最大,所述锁紧杆位于所述第一止动部与所述第二止动部之间的位置,且相对所述第二止动部更靠近所述第一止动部。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单元为压缩弹簧或橡胶条。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单元包括间隔分布的弹性压块和弹性预紧件,所述侧穿孔供所述弹性压块穿过并进入定位槽内,所述弹性压块能够配合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定位压紧所述采集管,在所述锁紧杆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止动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预紧件发生形变且先储存形变能后释放部分形变能。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预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翻转台上开设有弹簧导向槽,所述弹性预紧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弹簧导向槽内并抵接于所述弹簧导向槽的底部,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载台。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头螺钉紧固连接所述载台,所述圆柱头螺钉的头部外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弹性预紧件由金属丝螺旋盘绕而成,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槽螺旋配合。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预紧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弹性变形段和连接段,在所述弹性预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弹性变形段上的相邻两圈间距大于所述连接段上的相邻两圈间距,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螺旋槽螺旋配合。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压块为橡胶条。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摇杆和所述致动手柄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摇杆分布于所述翻转台的两侧,两组所述致动手柄分布于所述翻转台的两侧,两组所述致动手柄之间通过所述锁紧杆连接。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止动部为收纳槽,在止挡所述锁紧杆时,所述第一止动部能够收纳所述锁紧杆。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台在所述第一止动部的槽底位置开设有第一操纵避让孔。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台在靠近所述第二止动部位置开设有第二操纵避让孔。

16、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台上设置有能够对应止挡所述锁紧杆的第二止动部,所述锁紧杆能够被操纵在第一止动部和第二止动部之间往返,当所述锁紧杆被所述第二止动部止挡时,所述采集管偏离竖立状态的角度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摇杆机构有且只有一个极限位置,当所述双摇杆机构处于极限位置时,所述第四铰接轴处于所述第二铰接轴和所述第三铰接轴之间且三者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弹性单元储存的形变能最大,所述锁紧杆位于所述第一止动部与所述第二止动部之间的位置,且相对所述第二止动部更靠近所述第一止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为压缩弹簧或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包括间隔分布的弹性压块和弹性预紧件,所述侧穿孔供所述弹性压块穿过并进入定位槽内,所述弹性压块能够配合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定位压紧所述采集管,在所述锁紧杆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止动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预紧件发生形变且先储存形变能后释放部分形变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翻转台上开设有弹簧导向槽,所述弹性预紧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弹簧导向槽内并抵接于所述弹簧导向槽的底部,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载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头螺钉紧固连接所述载台,所述圆柱头螺钉的头部外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弹性预紧件由金属丝螺旋盘绕而成,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槽螺旋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弹性变形段和连接段,在所述弹性预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弹性变形段上的相邻两圈间距大于所述连接段上的相邻两圈间距,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螺旋槽螺旋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块为橡胶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和所述致动手柄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摇杆分布于所述翻转台的两侧,两组所述致动手柄分布于所述翻转台的两侧,两组所述致动手柄之间通过所述锁紧杆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部为收纳槽,在止挡所述锁紧杆时,所述第一止动部能够收纳所述锁紧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台在所述第一止动部的槽底位置开设有第一操纵避让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采集管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台在靠近所述第二止动部位置开设有第二操纵避让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集管装载机构,包括:载台;翻转台,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能够定位放置采集管;弹性单元,安装于载台上并位于载台与翻转台之间,侧穿孔供弹性单元穿过并进入定位槽内;摇杆;致动手柄;载台、翻转台、致动手柄和摇杆依次连接并构成双摇杆机构,致动手柄上安装锁紧杆,在锁紧杆逐渐靠近第一止动部的过程中,翻转台带动采集管从倾斜状态逐渐转动且先越过竖立状态后反向回到竖立状态,弹性单元发生形变且先储存形变能后释放部分形变能,当采集管处于竖立状态时,弹性单元配合定位槽的槽壁定位压紧采集管。本装载机构操作非常简便,采集管稳定地固定于定位槽内且相对位置不变,采集管能够精准地保持竖立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白天云,胡刚,范新志,吴杰,马海波,陈伟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文档序号 : 【 39999336 】

技术研发人员:白天云,胡刚,范新志,吴杰,马海波,陈伟基
技术所有人:珠海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白天云胡刚范新志吴杰马海波陈伟基珠海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与流程 一种太阳能硅片框架组装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