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的连续运输系统和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安装装置包括滑行底座、前端自动安装模块、中端自动安装模块和后端自动安装模块;所述滑行底座用于支撑所述自动安装装置并实现其在巷道内的移动,所述滑行底座具有前端架体、中端架体和后端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自动安装模块包括底部平台、前端放置架体、前端上料架体、前端横向滑移机构、前端纵向滑移机构和前端夹持机构;所述底部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前端架体上;所述前端放置架体与所述底部平台固定连接,并用于放置所述托辊架;所述前端上料架体安装在所述前端放置架体上,并用于将所述托辊架移动至所述前端放置架体的后端;所述前端横向滑移机构安装在所述底部平台或前端放置架体上,所述前端纵向滑移机构安装在所述前端横向滑移机构的活动端;所述前端夹持机构安装在所述前端纵向滑移机构的活动端;在所述前端纵向滑移机构和所述前端横向滑移机构的配合下,所述前端夹持机构能够将位于所述前端放置架体后端的托辊架夹起,并送至所述中端自动安装模块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放置架体沿纵向储存有多个托辊架;所述托辊架的两端与所述前端放置架体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放置架体呈“回“字形;所述多个托辊架分成纵向排布的两列,并分别位于所述前端放置架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端上料架体位所述前端放置架体的中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自动安装模块还包括横向油缸和纵向油缸;所述前端上料架体包括横向滑移架和纵向伸缩架;所述横向油缸连接设置于所述前端放置架体和所述横向滑移架之间;所述纵向油缸连接设置于所述横向滑移架和所述纵向伸缩架之间;所述纵向伸缩架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托辊架的限位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横向滑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端放置架体后端的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后侧的左滑轮、右滑轮、驱动电机、输送带和连接板;所述输送带环绕设置于所述左滑轮和右滑轮上;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所述前端纵向滑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左滑轮和右滑轮中的一个驱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纵向滑移机构和所述前端横向滑移机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端自动安装模块包括中端放置平台、中端提升机构、中端横向滑移机构、中端纵向滑移机构和中端夹持机构;所述中端放置平台固定于所述中端架体上,并具有左右两个用于放置所述纵梁的储存卡槽;所述中端提升机构用于将所述纵梁从所述储存卡槽内抬升至指定位置后与所述托辊架连接,所述中端横向滑移机构安装在所述中端放置平台上,所述中端纵向滑移机构安装在所述中端横向滑移机构的活动端;所述中端夹持机构安装在所述中端纵向滑移机构的活动端,在所述中端横向滑移机构、中端纵向滑移机构和中端夹持机构的配合下,所述中端夹持机构将连接好的所述托辊架和纵梁移送至所述后端自动安装模块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自动安装模块包括后端放置架体、后端旋转机构和后端夹持机构;所述后端放置架体固定在所述后端架体上,并用于储存平放的所述h架;所述后端夹持机构位于所述后端旋转机构的活动端;在所述后端旋转机构的配合下,所述后端夹持机构将将所述平方的h架摆正后与连接好的所述托辊架和纵梁衔接,以组装成所述输送架。
10.一种煤矿巷道的连续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运输系统包括前机、自移机尾和如所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所述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的后侧与所述自移机尾相连;所述前机包括破碎机或锚杆转载机,自移机尾用于承接所述破碎机破碎后的物料或所述锚杆转载机转运的物料;当所述前机向前移动时,所述自移机尾通过距离传感器感应距离后自动跟随所述前机移动,当所述自移机尾移动指定距离时,所述自动安装装置开始组装所述输送机以填充所述自动安装装置与所述自移机尾之间的间距。
技术总结
本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的连续运输系统和输送架的自动安装装置。自动安装装置包括滑行底座、前端自动安装模块、中端自动安装模块和后端自动安装模块;滑行底座用于支撑自动安装装置并实现其在巷道内的移动。前端自动安装模块储存有输送架的托辊架并将托辊架送至中端自动安装模块处;中端自动安装模块储存有输送架的纵梁,并能够将纵梁与托辊架组装,以及将组装好的纵梁与托辊架送至后端自动安装模块处;后端自动安装模块储存有输送架的H架,并能够将H架与组装好的纵梁与托辊架装配形成输送架。通过自动安装装置,实现了煤矿巷道输送架的自动化安装,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璞,左小岗,杨万林,马宝强,高文利,胡开宇,郑晓锋,刘玉波,常映辉,温建刚,刘敏,徐志刚,侯伟,金旭东,孙鹏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技术研发人员:李璞,左小岗,杨万林,马宝强,高文利,胡开宇,郑晓锋,刘玉波,常映辉,温建刚,刘敏,徐志刚,侯伟,金旭东,孙鹏斌
技术所有人: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