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在检测布鲁氏菌病中的应用

2025-04-06 15:00:01 506次浏览
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在检测布鲁氏菌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免疫诊断,尤其涉及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在检测布鲁氏菌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布病设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患病的羊、牛等病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及时、有效、可靠、准确的鉴定布病,在保障畜牧养殖、维护民众健康、控制布病传播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2、布鲁氏菌是短小杆状、为兼性胞内寄生,感染动物和人后潜伏期长。血清学检测其中igg抗体是布病诊断的常用办法。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些方法均使用布鲁氏菌全菌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抗原。

3、布鲁氏菌是二级生物安全危害病原体,全菌体或lps抗原的制备需要布鲁氏菌的大量发酵培养,需要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完成,存在很大的生物安全风险,容易成为感染源。因此,如何更安全的制备用于布病血清学检测的抗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其表达并合成的多糖-蛋白偶联物可以作为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用抗原,解决目前使用布鲁氏菌生产抗原存在的生物安全的问题。

2、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重组大肠杆菌表达得到的多糖-蛋白偶联物及其在检测布鲁氏菌病中的应用。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大肠杆菌,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含有或合成多糖-蛋白偶联物;所述多糖-蛋白偶联物包括偶联至蛋白质上的来源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o-抗原多糖;

4、所述蛋白质为a1)-a4)中的一种;

5、a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的蛋白质;

6、a2)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的第1-169位的蛋白质;

7、a3)将a1)或a2)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或a2)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能够与o-抗原多糖偶联的蛋白质;

8、a4)在a1)或a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9、本发明中,seq id no:4的蛋白质主要由来源于化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ibronectin binding protein)的cnab2结构域改造后的序列和糖基化修饰位点4573融合而成,命名为spycather-4573,简称sc4573,由1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seq id no:4的蛋白质中,自n端起第1位至第19位氨基酸残基为dsba信号肽序列,第20至第135位氨基酸残基为spycather(纤连蛋白结合蛋白亚单位)的氨基酸序列,第136至第140位氨基酸残基为柔性linker,第141至第169位为脑膜炎奈瑟球菌菌毛蛋白pile的第45至73位氨基酸,即4573。蛋白质sc4573主要起到糖链载体的作用;此外,spycather具有类似于“分子胶水”的功能,携带spycather的多糖-蛋白偶联物可以与携带小肽spytag的dna或者蛋白分子偶联,具有很强的拓展性。

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菌体表面内毒素成分,光滑型s-lps主要由三部分构成:o-抗原多糖(o-antigen polysaccharide,ops)、核心多糖和类脂a。基于牛布鲁氏菌的ops表位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抗原表位相似的特点,本发明在大肠杆菌出发菌株中合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o-抗原多糖,并将偶联至上述蛋白质sc4573上,将二者的偶联物作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用抗原。

11、如上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o-抗原多糖可根据如下方法合成得到:通过克隆参与o-抗原多糖合成的ops基因簇,并构建表达载体使其在出发菌株中进行表达,以合成o-抗原多糖。

12、进一步地,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含有ops基因簇,所述基因簇ops包括manc、manb、galu、galf、gmd、per、wzm、wzt、wbct、wbcu、wbcv、wbcw基因;

13、所述manc基因编码b11)-b13)中任一种蛋白质:b1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6的蛋白质;b12)将b1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1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活性的蛋白质;b13)在b11)或b1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14、所述manb基因编码b21)-b23)中任一种蛋白质:b2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7的蛋白质;b22)将b2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2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磷酸甘露糖变位酶活性的蛋白质;b23)在b21)或b2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15、所述galu基因编码b31)-b33)中任一种蛋白质:b3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8的蛋白质;b32)将b3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3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葡萄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b33)在b31)或b3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16、所述galf基因编码b41)-b43)中任一种蛋白质:b4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9的蛋白质;b42)将b4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4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葡萄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b43)在b41)或b4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17、所述gmd基因编码b51)-b53)中任一种蛋白质:b5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0的蛋白质;b52)将b5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5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gdp-甘露糖-4,6-脱水酶活性的蛋白质;b53)在b51)或b5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18、所述per基因编码b61)-b63)中任一种蛋白质:b6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1的蛋白质;b62)将b6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6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gdp-d-perosamin合成酶活性的蛋白质;b63)在b61)或b6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19、所述wzm基因编码b71)-b73)中任一种蛋白质:b7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2的蛋白质;b72)将b7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7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b73)在b71)或b7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20、所述wzt基因编码b81)-b83)中任一种蛋白质:b8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3的蛋白质;b82)将b8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8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b83)在b81)或b8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21、所述wbct基因编码b91)-b93)中任一种蛋白质:b9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4的蛋白质;b92)将b9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9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b93)在b91)或b9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22、所述wbcu基因编码b101)-b103)中任一种蛋白质:b10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5的蛋白质;b102)将b10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10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b103)在b101)或b10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23、所述wbcv基因编码b111)-b113)中任一种蛋白质:b11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6的蛋白质;b112)将b11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11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b113)在b111)或b11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24、所述wbcw基因编码b121)-b123)中任一种蛋白质:b12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7的蛋白质;b122)将b121)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b12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b123)在b121)或b12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25、更进一步地,所述ops基因簇为b1)、b2)中的一种;

26、b1)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5的第8-13918位核酸分子;

27、b2)与seq id no:5的第8-13918位dna分子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编码相同蛋白的dna分子。

28、其中,所述基因manc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11-1426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6的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

29、所述基因manb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1440-2825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7的磷酸甘露糖变位酶。

30、所述基因galu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2830-3720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8的葡萄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31、所述基因galf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3786-4679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9的葡萄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32、所述基因gmd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4823-5944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0的gdp-甘露糖-4,6-脱水酶。

33、所述基因per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5949-7033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1的gdp-d-perosamin合成酶。

34、所述基因wzm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7090-7872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2的abc转运系统整合膜蛋白。

35、所述基因wzt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7869-8624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3的atp结合蛋白。

36、所述基因wbct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8629-10374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4的糖基转移酶。

37、所述基因wbcu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10371-11954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5的糖基转移酶。

38、所述基因wbcv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11959-12741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6的糖基转移酶。

39、所述基因wbcw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12806-13918位,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7的n-甲酰基转移酶。

40、如上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所述重组大肠杆菌还含有或表达糖基转移酶。糖基转移酶用于将ops基因簇表达合成的得到的o-抗原多糖转移并偶联在上述蛋白质sc4573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糖基转移酶能够在其他细菌中实现功能性表达,且具有宽松的底物特异性,以识别外源细菌多糖,此外还需具有明确的糖基化修饰识别基序。

4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糖基转移酶可为天然的糖基转移酶,如来源于脑膜炎奈瑟球菌的糖基转移酶pgll,也可为非天然的糖基转移酶,如重组糖基转移酶等。来源于脑膜炎奈瑟球菌的糖基转移酶pgll识别的糖基化位点为所述脑膜炎奈瑟球菌菌毛蛋白pile第63位的丝氨酸(即seq id no:4的第159位)。所述重组糖基转移酶只要具有天然的糖基转移酶的功能即可。

42、具体地,所述糖基转移酶为d1)、d2)或d3)中的一种;

43、d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的蛋白质;

44、d2)将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d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糖基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

45、d3)在d1)或d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46、如上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所述重组大肠杆菌不含有或不表达鼠李糖转移酶。鼠李糖转移酶参与大肠杆菌自身ops的合成,不含有或不表达上述鼠李糖转移酶时,重组大肠杆菌无法合成自身ops,适合表达外源多糖。进一步地,不含有或不表达鼠李糖转移酶可通过敲除大肠杆菌中鼠李糖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实现。更进一步地,鼠李糖转移酶为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8的蛋白质。

47、进一步地,鼠李糖转移酶的编码基因为wbbl,鼠李糖转移酶的编码基因的genebank号为af038816.1(wbbl部分)。更进一步地,不含有或不表达鼠李糖转移酶的大肠杆菌可为大肠杆菌w3001。

48、如上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所述重组大肠杆菌还不含有或不表达o-抗原连接酶。o-抗原连接酶用于将合成的o-抗原多糖连接到脂质核心a上,不含有或不表达o-抗原连接酶,可以得到游离的o-抗原多糖,以便于其偶联至所述蛋白质sc4573上。进一步地,不含有或不表达o-抗原连接酶可通过敲除大肠杆菌中o-抗原连接酶的编码基因实现。更进一步地,o-抗原连接酶为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9的蛋白质。

49、进一步地,o-抗原连接酶的编码基因为waal,o-抗原连接酶编码基因waal的genebank号为np_418079.1。

50、如上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所述重组大肠杆菌还不含有或不表达与所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o-抗原多糖合成存在竞争关系的蛋白。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与所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o-抗原多糖合成存在竞争关系的蛋白为wbbh-l。进一步地,该蛋白为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0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编码基因为wbbh-l,wbbh-l的genebank号为np_416539.1。

51、如上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构建方法包括:向出发菌株中导入o-抗原多糖的合成基因簇、蛋白质sc4573的编码基因以及糖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

5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发菌株可以为w3110δwaalδwbbh-l、w3110中的一种。

53、进一步地,当出发菌株为w3110时,可通过crisrpr/cas9基因编辑方法,通过构建小引导rna(sgrna)和同源臂完成基因敲除,敲除出发菌株中waal和wbbh-l基因,得到w3110δwaalδwbbh-l。

54、进一步地,向出发菌株中导入o-抗原多糖的合成基因簇、蛋白质sc4573的编码基因以及糖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可包括:构建含有蛋白质sc4573的编码基因和糖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的第一表达载体,以及含有o-抗原多糖的合成基因簇的第二表达载体,并将第一表达载体和第二表达载体导入出发菌株中,构建得到上述重组大肠杆菌,命名为w3110δδ/sc-ops。

55、进一步地,第一表达载体是将糖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和蛋白质sc4573的编码基因导入pet-28a(+)载体中构建得到的,命名为pet28a-pgil-sc4573。

56、具体地,糖基转移酶pgil编码基因为如下e1)、e2)中的一种:

57、e1)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的第180-1994位核酸分子;

58、e2)与seq id no:1所示的第180-1994位dna分子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编码糖基转移酶pgil的dna分子。

59、具体地,蛋白sc4573编码基因为如下f1)、f2)中的一种:

60、f1)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3的第658-1164位核酸分子;

61、f2)与seq id no:3所示的第658-1164位dna分子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编码蛋白sc4573的dna分子。

62、具体地,第一表达载体pet28a-pgil-sc4573是将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中第7-1994位的dna分子替换pet-28a(+)的xbai和hindiii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间的小片段,将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中第7-1164位的dna分子替换pet-28a(+)的hindiii和xhoi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间的小片段,保持pet-28a(+)的其它序列不变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pet28a-pgil-sc4573。

63、进一步地,第二表达载体是将seq id no:5所述的核苷酸序列中的第8-13918位的dna分子替换为pacyc184的ecori和nhei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间的小片段,保持pacyc184的其它序列不变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pacyc184tac-ops。

64、本发明中,所述同一性是指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的同一性。可使用国际互联网上的同源性检索站点测定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的同一性,如ncbi主页网站的blast网页。例如,可在高级blast2.1中,通过使用blastp作为程序,将expect值设置为10,将所有filter设置为off,使用blosum62作为matrix,将gap existence cost,per residue gapcost和lambda ratio分别设置为11,1和0.85(缺省值)并进行检索一对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进行计算,然后即可获得同一性的值(%)。

65、本发明中,所述80%以上的同一性可以为至少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的同一性。

66、本发明中,蛋白标签(protein-tag)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与目的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的一种多肽或者蛋白,以便于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示踪和/或纯化。所述蛋白标签可为flag标签、his标签、mbp标签、ha标签、myc标签、gst标签和/或sumo标签等。

67、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糖-蛋白偶联物,所述多糖-蛋白偶联物包括偶联至蛋白质上的来源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o-抗原多糖;

68、所述蛋白质为a1)-a4)中的一种;

69、a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的蛋白质;

70、a2)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的第1-169位的蛋白质;

71、a3)将a1)或a2)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或a2)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能够与o-抗原多糖偶联的蛋白质;

72、a4)在a1)或a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73、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制备上述多糖-蛋白偶联物的方法,包括:

74、对上述任一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并从发酵产物中获得所述多糖-蛋白偶联物。

75、如上所述的多糖-蛋白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可使用本领域常规的例如lb培养基、酵母提取物、tb培养基等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培养,培养结束后,将表达并合成的多糖-蛋白偶联物从胞浆中提纯得到。

76、进一步地,可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分子筛对多糖-蛋白偶联物进行纯化。

77、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重组大肠杆菌和/或上述多糖-蛋白偶联物在检测布鲁氏菌病和/或制备检测布鲁氏菌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78、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检测布鲁氏菌病的产品为试剂盒。

79、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为酶联免疫试剂盒,包括包被抗原,所述包被抗原为上述多糖-蛋白偶联物。

80、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进行酶联免疫分析所需的其它试剂,如酶标记抗体。

81、更进一步地,所述酶标记抗体为hrp标记的重组蛋白g。

8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试剂盒在检测布鲁氏菌病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83、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布鲁氏菌病的试剂盒,包括上述多糖-蛋白质偶联物。

84、如上所述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为酶联免疫试剂盒。

85、进一步地,上述多糖-蛋白质偶联物作为包被抗原包被在酶标板上。包被抗原使用包被稀释液稀释至包被抗原的浓度为200pg/孔。包被稀释液为用pbst配置的5%脱脂奶粉。

86、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酶标记抗体。更进一步地,所述酶标记抗体(简称酶标二抗)为hrp标记的重组蛋白g。进一步地,酶标记抗体的稀释度为1:15000。

87、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布鲁氏菌感染的方法,包括:收集待测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使用上述检测布鲁氏菌病的试剂盒进行检测,确定受试者是否感染布鲁氏菌。

88、所述受试者可以是哺乳动物,进一步地,所述哺乳动物选自:牛、绵羊、山羊、猪和人。所述检测布鲁氏菌感染的方法可以是非诊断目的的方法。

8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检测可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所述elisa方法包括:使用包被稀释液将上述多糖-蛋白偶联物按照一定浓度包被在酶标板上,加入血清样本,待包被抗原与血清样本中的待测分子结合后,加入与待测分子有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抗体,使其与待测分子结合。最后,加入显色液,如果待测分子存在,则将产生颜色反应。通过测量颜色强度,可以定量待测分子的浓度。

90、进一步地,可通过酶标仪测定od450nm数值。当od450nm≥0.1271时,则判为阳性,即受试者感染布鲁氏菌;当od450nm<0.1271时判为阴性,即受试者未感染布鲁氏菌。

91、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方法,包括收集待测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使用上述检测布鲁氏菌病的试剂盒进行检测,确定待测受试者是否患有布鲁氏菌病。

92、进一步地,可结合所述待测受试者的症状和临床指标判断所述待测受试者是否患有布鲁氏菌病。

93、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质,为a1)-a4)中的一种;

94、a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的蛋白质;

95、a2)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的第1-169位的蛋白质;

96、a3)将a1)或a2)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或a2)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能够与o-抗原多糖偶联的蛋白质;

97、a4)在a1)或a2)的n末端和/或c末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98、第九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一种:

99、c1)编码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的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100、c2)含有c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101、c3)含有c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c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102、c4)含有c2)所述表达盒和脑膜炎奈瑟球菌的糖基转移酶pgll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103、c5)含有c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c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c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c4)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104、c6)含有c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宿主细胞、或含有c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宿主细胞、或含有c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宿主细胞、或含有c4)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宿主细胞。

105、基于来源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ops与牛布鲁氏菌的ops表位相似的特点,本发明在大肠杆菌内表达并合成来源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的ops与seq id no:4所示的蛋白质的多糖-蛋白偶联物。将该多糖-蛋白偶联物作为抗原,可实现对布鲁氏菌病的血清抗体检测。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重组大肠杆菌制备抗原,具备生产步骤简单、成本低、生物安全风险低的特点,在布鲁氏菌病检测中具备应用前景。

文档序号 : 【 40050873 】

技术研发人员:吕宇飞,王恒樑,张艳,朱力,王东澍,李淑磊,潘超,刘先凯,郭艳,余淑娟
技术所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吕宇飞王恒樑张艳朱力王东澍李淑磊潘超刘先凯郭艳余淑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功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功率变换器及光伏系统与流程 一种可移动风光储能系统的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