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种植用播种覆膜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尤其涉及一种小麦种植用播种覆膜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小麦播种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覆膜,覆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同时,覆膜还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度,为小麦生长提供稳定的水分环境;此外,覆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有利于小麦的健壮生长和最终产量的提高,这些优势使得播种覆膜成为小麦种植中一种重要的栽培管理措施;
2、传统的膜在镇压的时候,都是通过翻土轮将土翻到膜的边上,对膜边进行镇压,由于土隆呈鼓包形式,膜边是朝下的,(为了保证机械种植时候土地面积的的高利用率)在镇压时,会尽可能的控制膜的镇压面积,膜的镇压面积不会过大(膜过大的镇压面积相应的就会减少小麦机械的种植面积),同时膜在镇压时,土块过小的话会存在压覆压力,土块过大的话因为土隆呈鼓包形式,大土块将从压覆位置滚下,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膜边露出的情况,一旦膜露边,遇到大风情况,就会通过露边的位置,掀开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设备会采用膜上一块一块的点位覆土形式,这种虽然能解决一定膜边露出,压住膜的情况,但是在揭膜时候会非常难处理,膜会因为单点覆土重量的增加以及膜长久使用的老化,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只能一块一块的揭,影响揭膜效率和增加了揭膜工作的劳动强度,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小麦种植用播种覆膜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小麦种植用播种覆膜装置及其方法,该小麦种植用播种覆膜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膜边的露出情况发生,在大风的情况下也不会掀起,在揭膜时,可以将压膜槽上的土向两边掀,这样也不会影响揭膜的完整性和工作效率。
2、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麦种植用播种覆膜装置,包括机架和分别设在机架下方左右端的第一履带轮、第二履带轮,所述机架顶部的左端依次设有打孔组件和播种组件,所述机架顶部的右端设有覆膜换辊组件,所述第二履带轮内侧的左端设有驱动架,且驱动架内部的两侧均活动设有轮架,所述轮架顶部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有轮脚,所述轮脚的内侧转动设有轮轴,且轮轴上轮座,所述轮座的内部滚动设有压轮,两端的所述轮脚的内端均设有联动仓,且左端的所述联动仓的内端设有调节仓,所述联动仓内侧设有连接轮轴的齿轮部,所述调节仓的内部设有驱动部,两端的所述联动仓之间的一侧转动设有联动轴,且联动轴连接齿轮部,所述联动轴穿过调节仓,所述驱动部驱动联动轴转动;
3、两端的所述压轮之间位置处的所述第二履带轮内侧转动设有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所述覆膜换辊组件的膜绕过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所述第二履带轮的右端设有切刀件和拨土组件。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转动设在调节仓内部的一侧,且蜗轮与联动轴连接,所述蜗杆转动设在调节仓内部远离蜗轮的一侧,且蜗杆与蜗轮相适配,所述蜗杆上连接有旋把。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齿轮部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转动设在联动仓内部的两侧,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适配,所述第一齿轮与联动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轮轴连接。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拨土组件包括后柱、转臂和拨土板,所述后柱连接在第二履带轮和后端,所述转臂设在后柱的下端,所述拨土板设在转臂的外侧。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架的内部转动设有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通过马达驱动旋转,两组所述轮架分别与双向丝杆的两侧螺纹相适配。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覆膜换辊组件包括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所述第二勾板设在第一勾板上方的左端,且第二勾板的上方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第二勾板之间组成放置腔,且放置腔用于放置膜辊,所述第一勾板下方两侧位置处的所述机架上均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侧转动设有弯曲臂,所述支撑架上铰接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弯曲臂铰接,所述弯曲臂内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膜辊相适配的第一弧爪、第二弧爪,所述第一勾板内侧下方的中端设有弧槽,且弧槽用于容纳膜辊进行放膜,所述弧槽上方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勾板顶部设有单向门,所述第一勾板顶部的右端设有收纳槽,所述限位板顶部的左端设有限位伸缩杆,且限位伸缩杆的输出端延伸至放置腔内部。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支板和种子仓,所述种子仓设在支板的左端,且种子仓的顶部设有料斗,所述支板内部的下方活动设有滑板,所述种子仓的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滑板封堵在出料管的下方,所述滑板的下方设有播种管,且播种管用于与出料管连通,所述播种管、出料管均等距设有多组;
10、所述支板两侧的下方均转动设有转动盘,且转动盘外侧的边缘处转动设有连轴臂,所述滑板的右端设有拉板,所述连轴臂的右端与拉板铰接。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打孔组件包括盖仓和底架,所述底架设在盖仓的下方,所述底架的顶部通过抬高架转动设有偏心轮,且偏心轮设有多组,所述底架的顶部设有驱动机,且驱动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多组皮带轮,且皮带轮和偏心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12、所述底架右端的上方设有支柱,且支柱的上方铰接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设有与偏心轮对应的多组,所述偏心轮一侧的边缘处设有滑口,所述摆动臂的左端与滑口活动连接,所述摆动臂内部的右端滑动设有调节块,且摆动臂内部右端转动设有螺丝杆,所述螺丝杆贯穿调节块并螺纹适配,所述调节块的一侧铰接有拉动臂,所述底架右端的下方设有托板,且托板上活动设有打孔柱,所述打孔柱与拉动臂对应设有多组,所述拉动臂的下端与所述打孔柱的上端铰接。
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盖仓的内部设有电控柜,且电控柜用于给装置整体供电,所述底架的左端设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用于连接动力车。
14、一种小麦种植用播种覆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将装置连接动力车至土地处,通过动力车拉动,配合第一履带轮、第二履带轮进行移动;
16、调节播种间距后,前端的打孔组件和播种组件依次进行等距打孔和播种;
17、根据需要覆膜的宽度,调节两组轮架之间的间距,然后调节驱动部,带动联动轴旋转,联动轴通过齿轮部带动轮轴旋转,使得两端的压轮同步倾斜至需要的角度;
18、第一气缸推动压轮向下,在打孔和播种后,前端两侧的压轮将播种土壤顶部的两侧轧出压膜槽;
19、后端的覆膜换辊组件放出膜,膜绕过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至播种土壤上,同步后端两侧的压轮,将膜压入压膜槽;
20、随着装置移动,后端的拨土组件将土壤拨到覆膜顶部的两侧,至压膜槽中固定覆膜;
21、覆膜一定距离后,通过切刀件将覆膜换辊组件放出的膜切断,当放膜放完后,通过覆膜换辊组件更换上膜。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1、本发明采用复式压膜形式,在膜两边增轧一道压膜槽,形成复式形式,具体为根据需要覆膜的宽度,调节两组轮架之间的间距,操作驱动部带动联动轴旋转,联动轴通过齿轮部带动轮轴旋转,使得两端的压轮同步倾斜至需要的角度,在打孔和播种后,第一气缸推动压轮向下,前端两侧的压轮将播种土壤顶部的两侧轧出压膜槽,覆膜后,后端两侧的压轮,将膜压入压膜槽,拨土组件将土壤拨到覆膜顶部的两侧,至压膜槽中固定覆膜,可以有效的避免膜边的露出情况发生,在大风的情况下也不会掀起,在揭膜时,可以将压膜槽上的土向两边掀,这样也不会影响揭膜的完整性和工作效率。
24、2、本发明通过弧槽上的膜辊进行放膜,当该膜辊的膜用尽时,通过第二气缸顶起弯曲臂,使得第一弧爪、第二弧爪向上移动,第一弧爪将第二勾板上前端新的膜辊从第二勾板上顶下落到第一勾板内侧,第二弧爪将弧槽上的膜辊通过单向门顶到第一勾板上方,依靠第一勾板的倾斜度滚入收纳槽收纳,由此完成一个换辊的过程,使用更方便。
25、3、本发明在打孔时,通过偏心轮旋转,带动摆动臂摆动,拉动拉动臂摆动,从而拉动打孔柱升降,对土壤进行打孔,通过调节调节块的位置,改变打孔的深度,通过将不同位置偏心轮的皮带取下,调节打孔的数量和间隔,在播种时,通过转动盘旋转带动连轴臂偏心运动,拉动拉板及滑板往复运动,由此切换滑板封堵住出料管以及出料管和播种管连通进行间隔下料,根据需要,还可以堵塞住不同位置的播种管,从而改变播种的数量和间隔,功能多样化。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石玉,张永丽,于振文
技术所有人:山东农业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