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包括上壳体(1),所述上壳体(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壳体(2),且上壳体(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拉环(3),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口(4),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安装有伺服电机(5),且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安装有第二转轴(7),且第二转轴(7)和第一转轴(6)之间安装有卷绕辊(8),所述卷绕辊(8)上缠绕有警示带本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辊(8)侧边的卡接块(9)外壁和对接槽(10)的内壁相互贴合,且卡接块(9)的纵截面设置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9)、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上的锁定孔(11)的内壁设置有与固定螺栓(12)表面螺纹相互匹配的内螺纹,且卷绕辊(8)侧边的卡接块(9)与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通过固定螺栓(12)拧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块(17)关于引导块(14)的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清洁块(17)设置为倾斜结构,并且两个对称分布的清洁块(17)与警示带本体(13)的上下表面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18)包括限位柱(181)、辅助弹簧(182)和拨块(183),且限位柱(181)关于引导块(14)的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并且对称分布的限位柱(181)通过辅助弹簧(182)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柱(18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拨块(1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81)和拨块(183)为垂直分布,且限位柱(181)远离引导块(14)的一端外壁和挡块(15)上插接孔(16)的内壁相互贴合,并且限位柱(181)和引导块(14)为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19)包括压紧辊(191)、支撑架(192)、竖杆(193)和助力弹簧(194),且压紧辊(191)通过中部的转轴安装在支撑架(192)上,所述支撑架(192)的中部贯穿安装有竖杆(193),且竖杆(193)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且竖杆(193)通过助力弹簧(194)和支撑架(192)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辊(191)能够在支撑架(192)上旋转,且压紧辊(191)与警示带本体(13)相互贴合,并且支撑架(192)通过助力弹簧(194)和竖杆(193)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壳体,且上壳体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拉环,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还包括:所述卷绕辊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卡接块,且卷绕辊侧边的卡接块分别插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的对接槽中,所述卡接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开设有锁定孔。该安全警示带全自动收放装置,能够在对警示带进行收放时,方便对警示带进行压紧,避免警示带出现松散的现象,同时可根据需要对轴辊进行更换,且在对警示带收回时,对警示带上残留的杂质和碎石子进行刮除。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东,陈仕斌,陈剑勇,黄建,陈国周,蔡国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东,陈仕斌,陈剑勇,黄建,陈国周,蔡国胜
技术所有人: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