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具有圆偏振发光的多肽基螺旋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2025-03-22 16:20:07 411次浏览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具有圆偏振发光的多肽基螺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l-肽或d-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ffvlk或klvf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tbi的制备方法为:1,1,2,2-四(4-羧基苯)乙烯、邻苯二胺以及多聚磷酸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在160 ℃~200 ℃条件下搅拌8 h~12 h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进行后处理,即得tbi;其中,所述1,1,2,2-四(4-羧基苯)乙烯与邻苯二胺的摩尔比为1:1~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方法为:冷却到60~100 ℃后,投入到冰水中,经过充分搅拌后,进行抽滤,滤饼加入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过夜,搅拌完成后,再进行抽滤,滤饼加入到纯水中搅拌8~12h,搅拌完成后,抽滤得到滤饼,滤饼在甲醇中重结晶两次得到亮黄色固体,即为tb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1.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流控芯片为层流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流控芯片的组装通道的宽和高分别为300 μm和100 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芯片内侧通道的流速为1~3 μl/min;所述芯片外侧通道的流速为4~12 μl/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总流速为20μl/min。

10.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圆偏振发光的多肽基螺旋纤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具有圆偏振发光的多肽基螺旋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多肽间的多重氢键作用,基于微流控层流芯片的溶质构象限制和溶剂有序扩散机制,开发出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多肽基圆偏振发光材料,经圆二色谱和圆偏振光谱测试,本发明所得螺旋纤维材料具有镜像对称的信号;与传统溶液搅拌获得的材料相比,本发明在微流控芯片中制得的多肽基螺旋纤维不仅形貌更加均一,且具有更大g<subgt;lum</subgt;值(L‑Peptide/TBI和D‑Peptide/TBI的发光不对称因子为±1.9×10<supgt;‑3</supgt;);而且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适用于其它大分子的组装,包括聚合物、核酸和蛋白质等。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杨海波,豆伟涛,赵建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文档序号 : 【 40000694 】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杨海波,豆伟涛,赵建剑
技术所有人:华东师范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徐林杨海波豆伟涛赵建剑华东师范大学
构造柱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环境监测用取样设备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